本網蘇州訊:許多“驢友”和喜歡追求科技時尚的駕車一族,都喜歡為自己的愛車添加諸多的點子設備,把車子裝扮得動感十足。但是要當心了,有竊賊就專門盯上了這些放在車內的GPS導航儀、MP3等電子設備。

呂冠、張軍億、劉仕三人都是二十出頭的小青年,從老家來蘇一家汽車裝潢店打工。由于年紀輕,都比較喜歡電子產品,三人經常試玩店里各種汽車導航、DVDMP3等設備,對平時看到的一些好車和裝備齊全的私家車羨慕不已。

今年春節前夕,三人嫌打工賺錢不多,便辭職。但三人學歷都不高,一時找不到合適工作。當在路上看到不少車內都放著GPS導航儀,并且車子都無人看管,便起了賊心。因為三人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對這種便攜式、可拆卸式的車內電子設備的性能和功能都比較了解,一般這種便攜式GPSMP3設備,都是車主自己購買并且不需要進行安裝,只要通過支架固定或點煙器連接即可,取放都很方便。

200931下午1630分許,呂冠、張軍億、劉仕三人經過蘇州工業園區星州街一商品房建筑工地門口,看到路邊停放的一輛黃車馬自達轎車,車內駕駛室上放置著一部價值1500多元新科GPS導航儀,而現場無人看管。三人經過預謀,由呂冠望風,張軍億用路邊的石塊砸碎車窗玻璃,劉仕將車內的導航儀取走,三人逃離現場。

一次得手后,三人一發不可收拾,并且逐漸掌握的作案時機:一般可以直接從車窗外直接看到車內是否有GPSMP4MP3等電子設備,選擇作案目標車輛很容易;選擇沒人看管或停在馬路邊的車輛,作案不易被人發現,盜竊得手后便飛速跑離現場。

20093月至5月間,呂冠、張軍億、劉仕三人先后砸車窗5次,竊得4GSP導航儀、1Ipod蘋果牌Mp3播放器,還有一些車載Mp3連接支架、CD包、CD碟片等物品。在一次盜竊GPS導航儀的過程中,三人還在一輛砸開車窗的別克凱越車里的搜到了女士錢夾、牛津布單背包等物品,也被三人當作“戰利品”一并帶走。

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呂冠、張軍億、劉仕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共同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且系共同犯罪。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呂冠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三百元;判處張軍億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判處被告人劉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百元。

車內物品盜竊案件屢發  法官建議做好四點防范

今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審理的對汽車內財物的盜竊案件屢屢發生并呈上揚態勢。辦案法官通過對此類案件進行梳理、分析,發現當前“車內竊物”案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案發地點主要集中在賓館等休閑娛樂場所、超市等商業場所和居民住宅區附近的路邊、停車場,以及一些動遷小區內。

2、罪犯多選擇小轎車、商務車等中小型車輛作為盜竊對象。由于這類車輛的車主主要是一些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較高的人士,隨車攜帶的手提包、公文包及車內往往存放有現金或貴重物品,犯罪分子一旦得手往往獲利較豐,所以容易成為作案的首選目標。

3、大多數被盜財物放在車內較暴露、易被發現的部位。絕大多數被盜財物放在汽車正副駕駛室、后座、汽車儀表盤等較暴露、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這給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較大誘惑。

4、案犯的作案手段主要是用硬物砸車窗或撬門、窗。通過砸車窗及撬車門、窗、鎖、后備箱的作案手段占了全部案件的一半以上,因此,車主受損失的不僅是被盜的物品,還有高額的修車費用。

針對上述情況,園區法院法官建議:

一、提高自我防范意識。根據對被盜物品在車內存放位置和案件發生時間的統計,可以看出車主自身的麻痹思想是導致這類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切不可以為光天化日或公共場合小偷就不敢作案。相反,小偷完全可能利用這種“燈下黑”的優勢從容實施盜竊行為。因此,廣大車主務必提高警惕,增強自身防范意識。

二、規范停放車輛。車主到各類公共場所長時間辦公、辦事、應酬、娛樂,到風景區旅游要盡量尋找有人看管的停車場停放車輛。同時,盡可能不要把現金和貴重物品放在車內。要堅決杜絕在路邊亂停亂放車輛,到時,不僅要被交警部門的處罰,還無形中增加了車輛和車內物品被盜的危險系數。短時間離車辦事,要設法留人看管車內物品。

三、安全駕駛、行進車輛。車主單人駕車,而駕駛室內又要放置貴重物品和皮包,在駕駛途中要注意鎖好車門,車窗要注意不能全開放。在十字路口遇交通指示燈停車時,如有人對你示意車輛有故障,要先鎖好其它車門再下車查看,以免被犯罪分子乘亂拎包。在加油、洗車過程中千萬不要忘記鎖好車門。

四、加強車輛看管。賓館、飯店、商場、超市、娛樂場所、風景旅游點等場所和專業停車場、住宅小區要在配套的停車點設置警示標志或張貼宣傳畫。要對本單位保安和車輛看管人員加強培訓和教育,同時,建立規范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賞罰措施。保安和車輛看管人員在指揮車輛停放或收取費用的同時,要主動與車主商榷留下車主的手機或電話號碼,以備緊急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