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09年,漣水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呈“井噴”之勢。今年14月,該院共受理此類案件152件,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面對這一情況,該院黨組書記、院長夏立同志對全院干警提出明確要求:“優質高效地審理好勞動爭議案件,真正做到案結事了,就是目前法院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要工作內容,大家務必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做好這項工作。”

辦案明顯快了

張某某在一私營企業務工,該企業為外地一出口加工企業生產配件。因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到去年底,該出口加工企業停止生產,拖欠張某某所在企業貨款近100萬元,企業拖欠張某某大半年工資9000多元。經勞動仲裁確認后,張某某到漣水法院準備起訴。該院導訴員了解情況后,向張某某詳細講解了訴訟須知,指導其到立案專柜辦理了立案手續。立案調解室接案后,立即啟動庭前調解,電話通知作為被告的企業老板到庭,耐心細致地做法律宣傳和思想疏導工作,雙方終于達成調解協議,被告在3個月內分期付清拖欠原告的工資。張某某臨走時握著調解法官的手說:“真的沒想到,從我走進法院到糾紛圓滿解決,還不到半天時間,謝謝你們!”

該院創造性落實多項措施,最大限度提高辦案效率。導訴室發放勞動爭議案件立案、訴訟指南;立案庭開設綠色通道,當日立案、當日轉交審判庭;勞動爭議案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100%,已結勞動爭議案件的平均審理時間僅7.3天。

老板連稱懂了

該院法官經調查后發現,造成勞動爭議案件“井噴”的主要原因,除了企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也有極個別企業老板借此故意擴大影響,拖欠工人工資。因此,該院堅持將調解工作貫穿辦案的始終,就案講解勞動合同法等,讓當事人學法、守法。該院還與縣經貿委緊密配合,挑選12法官組成宣講組,開展義務送法進企業活動。宣講組成員均是該院民事審判的行家里手,有著深厚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審判實踐經驗,社會責任感較強。宣講組先后到19家企業送法,共有5000多名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參加聽講。許多企業老板聽了《勞動合同法》后連連稱是,說:“這部法律不僅著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保護了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勞資雙方均應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工人終于笑了

    該院處理的淮安思達襪業有限公司借款合同一案,被執行人思達襪業公司受金融危機影響,產品出口停滯,因資金鏈斷裂而停產倒閉,拖欠數百名工人工資和銀行貸款600多萬元,企業老板棄企避債,工人集訪事件一觸即發。

執行法官先后多次召集有關人員做協調工作,并及時向縣委主要領導匯報案情,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最終,縣主要領導痛下決心,按照評估價格安排縣政府以620萬元回購該企業的全部資產。該院依照法定程序使政府回購工作得以順利實施,既實現了企業資產的快速再利用,又及時兌現了工人工資和銀行貸款。

數百名工人一分不差地領到了被拖欠的工資,手上數著錢,臉上終于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