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豐縣法院關注民生為弱勢群體撐起一片藍天
作者:邵海林 發布時間:2008-11-25 瀏覽次數:489
本網徐州訊:在“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中,豐縣法院立足審判實際,采取有力措施,將民生問題落實到司法實踐中去,為弱勢群體撐起一片藍天。
一是開辟綠色通道,提供訴訟便利。該院開辟了涉弱訴訟綠色通道,實行電話、郵寄立案、對年老、病殘,行動不便的弱勢當事人上門立案、上門開庭審理,將執行標的款送上門,使他們享受到公正和諧司法的陽光。對弱勢當事人積極給予訴前指導,詳細告知他們訴訟權利、義務、責任、舉證及范圍,對相關內容向他們作具體解釋和說明,方便他們參與訴訟,使他,維護自己權益。
三是妥善處理糾紛,提供便捷服務。認真處理好涉及弱勢群體的勞動爭議和勞務糾紛案件,特別是涉及勞動力就業、下崗工再就業、追索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金,以及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案件,盡力調解,做到案結事了。同時認真落實巡回辦案制度,深入農村、社區、田間地頭解決群眾糾紛,讓那些行動不便的當事人及時得到法律的保護,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三是快捷高效執行,及時兌現權利。對弱勢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案件,該院實行專人負責,優先執行,集中開展執行專項活動,對查找不到被執行人或被執行財產的案件,實行舉報、公告執行,對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堅決采取強制執行措施,讓債權人特別是困難弱勢群及時拿到執行款項。今年以來,該院通過以上措施,共執結涉弱案件53件,執結率達89.5%,執行標的達67.6萬元。
四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為困難群體解難。不斷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擴大司法救助范圍,特別是對“三養”案件、損害賠償案件、追索勞動報酬、涉及農民、企業下崗職工、低保失業人員、城鄉貧困居民等困難群眾的案件和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經濟上確有困難的當事人加大訴訟費緩、減、免的力度。據統計,今年以來,該院共緩、減、免訴訟費12.6萬元, 充分保護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