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七月一日,銅山法院將“判后答疑”正式作為一項規章制度即《判后答疑制度》出臺后,該院針對當事人認定證據、適用法律等方面提出的疑問,原承辦法官進行當面口頭解答,幫助當事人了解進而支持法院工作,切實體現了該院“司法為民”的宗旨,完善司法為民的舉措。

案件當事人法律知識缺乏,是涉訴信訪案件的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針對當事人因不明白法律規定、不理解證據規則而信訪的普遍現象,銅山法院由立案信訪法官和案件承辦法官對當事人就裁判提出的異議和疑問共同做好解釋說明和服判息訴工作,把用活用好判后答疑工作作為減少涉訴上訪、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最大限度地化紛爭為和諧,使當事人勝敗皆明,最終實現案結事了,從源頭上減少、杜絕涉訴信訪案件的產生。該院強調要力求判后答疑對象的廣泛化,將判后答疑工作擴展到當事人的家人、親屬、朋友及所在單位,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訴訟案件轉化為信訪案件,取得上訪率明顯下降,當事人息訴服判率明顯上升的積極效果,為做好涉訴信訪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與判后答疑制度還有異曲同工的是該院實施群眾對法院工作意見的反饋機制,追蹤法院工作的后續影響,分析研究群眾反饋的意見,從中總結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新需求及新期待,適時調整司法政策,切實提升了人民群眾對基層法院工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