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是一項比人治更重要的治本之策,是一項更帶有穩定性、長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治本之策。睢寧法院自年初施行《督查通報制度責任追究辦法》以來,一直堅持由院領導輪流帶隊,每周兩次對院機關和基層法庭全面督查制度,有效地加強了法院的各項管理工作,加速了爭創“全國一流法院”進度。目前,全院干警及其工作人員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自律意識”和“大局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堅持“三個至上”的指導思想,爭創“人民滿意法院”、爭當“人民滿意法官”,已成為全院干警自覺追求的永恒目標,法院公正辦案、高效執行贏得了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隊伍建設發生了可喜變化。

一是在院黨組的正確領導和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感召下,全院干警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歷練和考驗,干警們遵章守紀意識逐步增強,上下班制度更加嚴格。法院由原來的強行約束到大家的自覺養成;干警們由原來的不習慣、不自然到習慣成自然;由情不自禁的發牢騷到嚴格自律、兢兢以強。遲到、早退及隨意礦工和工作懈怠等不良現象,已經全面杜絕,管理工作進入了人性化、制度化和規范化良性循環狀態。

二是庭審工作規范有序。按規定著裝、正點開庭等庭審制度已通過法官的自身行為得以充分體現;公正司法,保持中立,依法審執,不偏袒一方,已成為大多數法官崇尚法律的摯著追求。

三是出滿勤、干滿點,善于落實、主動加班,樂于奉獻、爭創輝煌,已成為大多數同志自覺追求的新時尚。

四是從院機關到人民法庭的安全設施空前完備,全院干警及其工作人員樹立了全新的安全理念,監控系統的科學技能已經輻射全院的每一個角落;嚴格安檢工作,堅持夜間巡邏,已成為干警們值班、執勤的一項重要內容,并作為正常制度而被固定下來。

五是營造舒適整潔的工作環境已成為大家的共同責任。從院機關到基層人民法庭的衛生環境均發生了顯著變化,為干警創造了舒適安逸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實踐充分證明“人是第一因素”,同時也證明:用制度管理能夠出團結、出力量、出效益。歸根到底,是制度改變了法院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通過狠抓制度落實和持之以恒的督查,有效地提升了工作質量和辦案效率。在案多人少、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全院干警牢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利益觀。堅持“三個至上”的指導思想和質量第一、效率第一的司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拼搏精神,迅跑在爭創“全國一流法院”的大道上。截至9月底,全院共審結各類案件4100件,執結1560 件,在質量與效率指標序列中,有5項指標位居全市11個基層法院榜首,審判、執行工作實現了0投訴,隊伍建設實現了0違紀,贏得人民群眾的普遍滿意和充分認可,開創了睢寧法院整體建設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