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新沂法院針對執行難的現狀,加強源頭治理工作,從提高案件自執率入手,著力提高案件自執率。一是實行法官全程主動告知執行風險制度。針對以往部分當事人在訴訟階段因未獲得執行程序中的相關常識導致其履債成本增加,多數當事人不愿走執行程序的實際,該院把執行風險的告知義務延伸到審判程序中。立案階段由立案法官主動告知執行風險和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審判階段,把執行風險提示和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納入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的主要內容;調解階段,把該項告知內容與調解工作相互融合,形成調解合力,提高案件調解成功率。二是訴訟保全督促債務人自動履行。該院從立案到判決生效前,全過程告知當事人訴訟保全的法律規定和操作程序,通過當事人申請或依職權啟動訴訟保全程序,對義務人產生威懾力,促進債務人自覺履行義務。三是即時履行確保誠信調解。將債務人即時履行作為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誠信保障,避免一些當事人利用調解惡意拖延執行甚至規避執行;對不能即時履行的調解協議,通過釋明法律規定,積極促成當事人就調解事項設定擔保,保證調解協議的切實履行,避免執行難,提高自動履行率。四是多種措施進行債務履行提示。對于由司法所、村委會等各級民調組織參與糾紛處理的案件,由民調組織在履行期限內向債務人發出履行提示,督促債務人按約定履行義務;法官在案件審結后,履行期限屆滿之前,通過電話告知、短信提示等靈活的方式,及時提醒債務人履行債務,再次告知不履行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促進債務人自覺履行,提高了案件自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