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銅山法院積極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的同時,緊密聯系工作實際,以爭創全國一流法院為契機,實施多項便民措施,竭力維護并努力實現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一是組織開展改善民生、建設民本小康活動。該院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普惠于民,組織開展了改善民生、建設民本小康活動。開設了訴訟綠色通道,實行網上立案、郵寄立案、預約立案;推出導訴、訴前調解等便民服務措施,對三養案件和農民工訴求報酬的優先立案,情況緊急的及時進行訴前財產或訴前證據保全。今年17月辦理網上立案1112件,郵寄立案123件,預約立案18件,訴前調解78件,訴前保全案件61件,公示催告4件,導訴服務千余人次。二是不斷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讓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但無力交納訴訟費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今年以來依法為18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當事人,依法辦理訴訟費用的緩減免手續,司法救助金額達13.58萬元。同時,積極拓寬司法救助途徑,設立執行救助專項基金,年初,對確實執行不能、符合救助條件的27件案件當事人發放執行救助款4萬元,以解決困難當事人的燃眉之急。三是積極探索便民利民新措施。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變假日休息假日法庭,利用假日法庭”審執各類案件340余件;利用周末休息時間,組織部分法官分赴鄉村和農貿集市,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現場接受群眾咨詢,解答法律疑問,引導群眾學法、守法、用法;院長帶隊,制作題為劍指老賴揚法威展板,開展執行宣傳月活動,在市中心繁華地段和銅山新區多次展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完善立案與信訪工作機制。從細、嚴、實三字著手,抓好立案工作。要求立案人員面對大流量立案咨詢人群,做到工作細致,忙而不亂;對要求對于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案件,一律采取合議庭討論的形式解決;要求要以當事人需要為重,端正工作態度,絕不敷衍推脫。同時,暢通信訪渠道,傾聽群眾呼聲,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接待制度,實行院長天天接待日制度,截至目前,已接待群眾法律咨詢、來訪共328余人次,作出回復和解決各類具體問題153件,未發生一起越級涉法上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