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法學會到昆山法院參訪并進行座談交流
作者:昆山市人民法院 發布時間:2008-11-20 瀏覽次數:1003
一是擴大宣傳,營造知識產權保護氛圍。通過版報、廣場咨詢等便民形式,加強宣傳,加深公眾對知識產權的感性認識,通過報紙、電視臺、電臺等媒體,擴大宣傳面,提高公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二是增進交流,提高企業自我保護能力。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完善內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為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等四家中外知名企業授牌“知識產權保護聯系點”,以點帶面營,推動企業知識產權自我保護。
三是加強合作,構建多元平行保護平臺。加強與公安、檢察、工商、版權、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的信息互通和工作協調,確定聯絡員和聯系點,定期舉辦部門間的懇談會,及時將審判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各部門,將審判工作與行政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共同構建知識產權平行保護、一體保護的新局面。
四是合理引導訴訟,提前介入立案審查。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嘗試立案階段提前介入,在立案庭專設知識產權咨詢窗口,由知識產權庭和立案庭共同把關審查,合理引導當事人完善訴訟材料,避免證據瑕疵,提高證據的證明力和針對性,為審判緩解做好前置工作,縮短審理期限,減輕當事人訴累。
五是探索審理模式,開展專業化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均采用普通程序,由合議庭審理,合議庭組成成員均為法官。知識產權庭所有法官均要審理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各類案件,但各有所側重,逐漸實現專業化審理。知識產權刑事、行政案件如因案情需要,可由刑庭、行政庭一名法官參與合議庭一同審理。
六是注重法官培訓,提高法律適用能力。知識產權庭法官從全院法官隊伍中遴選而出,均具備研究生學歷,且具有良好的民事、刑事審判經驗。定期參加最高院和省高院的法官培訓,及時更新知識體系,研討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明確審判方向和思路。
七是借助專家團隊,解決專業問題。審理中涉及的專業知識,依托蘇州中院知識產權庭組建的“法庭之友”,邀請相關專家參與案件審理,由專家提供專業知識,參考專家意見,查明案件事實,及時作出裁決。
八是注重調解,提高案件審判效率。依法、靈活使用法官釋明權和證據保全等措施,從立案開始提前介入,參與證據審查,注重庭前調解,規范聽證程序,大大提高了案件審判效率,調撤率達到82%,平均審理天數49天。
座談會上,許金釵團長介紹了臺灣方面知識產權“三審合一”的實施情況和主要做法,包括設立技術審查官等特色經驗,對昆山法院在知識產權“三審合一”方面作出的嘗試給予了高度贊揚,并希望通過相互學習,加深雙方對彼此法律制度的了解,進一步推動兩岸法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