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法院落實司法便民措施成效顯著
作者:吳洪武 發布時間:2013-11-06 瀏覽次數:528
“張法官,謝謝您上次的訴訟指導,讓我們外地人少跑了冤枉路,節省了許多時間。”官司結束后的陳大姐不忘從南通打來了感謝電話。
近年來,清河法院堅持司法便民利民指導思想,與群眾近距離溝通,聽取民聲,把握民意,深入落實多項司法便民措施,積極回應人民的司法需求。
強化訴訟引導工作。繼續完善審判法庭功能設施,方便群眾訴訟,進一步關注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訴訟需求,推進訴訟場所無障礙設施建設。設立“綠色通道”,為弱勢群眾訴訟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徑,健全勞動爭議、道路交通等案件巡回審判工作機制,方便群眾訴訟。
加大訴訟調解力度。著力民生案件立案調解工作,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雙方當事人爭議不大的案件,在征詢當事人的意見后啟動訴前或立案調解程序,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持續開展“訴訟服務文明窗口”創建活動,依法簡化立案程序和手續,保障當事人訴權,被最高院表彰為“全國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先進集體”。
健全司法救助和案件回訪制度。創新惠民舉措,加大訴訟費用緩、減、免和司法救助力度,對涉及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恤金案件,全部免收訴訟費,讓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打得起官司;落實電話回訪機制,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加大回訪力度,了解轄區企業和群眾的想法,傾聽他們的呼聲,掌握潛在的矛盾糾紛并及時化解,今年以來共回訪當事人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