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月至201310月,太倉法院共受理涉少離婚案件235件,其中“85后”離婚糾紛72件,占30.6%,離婚案件的主體愈來愈年輕化。據少年庭庭長陸紅一介紹,今年已有490后離婚案件。

 

案例一:“85”后網戀閃婚又閃離為哪般?

 

“嘀嘀嘀”。

 

正在上網的小鄭點開了企鵝頭像,一位名叫“牛奶咖啡”的網友請求添加為好友,小鄭被這網名吸引就選擇了同意,兩人便通過QQ開始了聊天。

 

小鄭今年25歲,剛大學畢業的她還沒找到工作,也沒有多少朋友,整天宅在家里上網。小李是外地來太倉打工的小伙,平時下班后空閑時間一般都泡在網吧打發時間。20125月,小李通過QQ認識了小鄭,隨著聊天次數的增多,兩人變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彼此互吐心聲。網聊2星期后,小李知道小鄭也在太倉時,便主動約小鄭出來見面,小鄭扭不過小李的多次請求,便與小李見了一次面,誰之見了面之后,雙方一見鐘情,都認為對方符合自己的擇偶標準,很快便確立了戀愛關系。在熱戀3個月之后,小李與小鄭便去民政部門領了結婚證,開始過起了居家生活。

 

但是沒過多久,小李便發現自己一個人的收入完全不夠2個人的花銷,小鄭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小李勸說了多次也沒有效果,兩人開始為經濟問題發生了爭吵,發現對方沒有了網絡里的溫柔與體貼,只剩下了斤斤計較。終于,在“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中,小李忍受不了小鄭的脾氣而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

 

法院在了解情況后,發現雙方都沒有和好的意愿,在勸和無果的情況下,只能調解離婚,這段從開始到結束只有一年的婚姻就此畫上了句號。

 

案例2:母親不滿女婿,竟逼女兒離婚

 

“媽,這下你滿意了吧!”

 

“女兒啊,媽這是為了你好,你跟著他是沒有出路的,肯定會吃苦的!”

 

這是小王與她母親走出法庭的一段對話。近日,太倉法院受理了一起母親逼女兒離婚、女婿忍受不了丈母娘的離婚案件。小王與小吳是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認識的,因為談得來很快就陷入了戀愛,不久小王便帶小吳見了自己的母親,母親在得知小吳僅是一個小職員后,便極力阻止自己的女兒與小吳在一起,小王見說服不了母親便瞞著她與小吳去領了結婚證。小王母親知道這事后,雖然生氣,但覺得木已成舟,也就這么答應了。但是婚后,小王母親在平時的溝通中,總是透露出看不起小吳的意思,覺得他沒有本事,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是他修來的福分,小吳一開始還可以忍耐,最多與小王發發牢騷,但是后來一次,小吳頂了小王母親一句話,這讓自己的這位丈母娘爆發了,她馬上找來自己的女兒讓她與小吳離婚,否則就不認她這個女兒,小王實在忍受不了母親的無理取鬧,只能向法院起訴請求與小吳離婚。。

 

法院在受理這案子后,承辦法官了解情況后,知道案子的關鍵是小王的母親,便反復做小王母親的工作,但是小王母親始終不能扭轉自己的觀念,最后,小吳一方面是因為忍受不了自己的丈母娘,另一方面是不想讓小王夾在在中間難做而同意離婚了。一段本應該幸福的婚姻卻因父母的干預而終止,在此,希望父母們正確關愛自己的子女,能夠充當子女婚姻的潤滑劑。

 

司法調研:太倉法院分析“85后”離婚案件上升的原因與建議

 

20131月至201310月,太倉法院共受理涉少離婚案件235件,其中“85后”離婚糾紛72件,占30.6%,離婚案件的主體愈來愈年輕化。據法官介紹,今年已有起 “90后”離婚案件。經調研,發現“85后”離婚高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閃婚”現象多,婚前感情基礎薄弱。婚前由于草率結婚導致婚前缺乏足夠的了解,極易因性格感情不合發生矛盾、產生糾紛,導致婚后一年內即“閃離”。

 

對婚姻要求高,婚后有效溝通少。“85”后多為獨生子女,普遍對婚姻感情質量要求高,但婚后雙方忙于工作、下班后又有很多業外活動,缺少溝通交流的時間。一些生活瑣事甚至會導致離婚。

 

矛盾處理方式單一,缺乏相互的容忍。由于缺少家庭的責任感,通常以自我為中心,一味地責怪對方的不是,不懂得忍讓。處理矛盾的方式往往是冷戰或者一味的爭吵。

 

雙方父母干涉過多。由于“85”后剛剛踏上社會幾年,大多與父母共同居住,因為雙方的生活習慣差距較大,往往對于事情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而發生爭吵,次數增多后就成了離婚的導火索。

 

針對“85后”離婚多發現象,太倉法院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婚前加強了解,不匆忙閃婚。在沒有建立起牢固的婚姻基礎前不要輕易結婚,盡量磨合雙方的性格,在認為自己有信心且有能力可以經營好婚姻的時候才去結婚。

 

婚后增加溝通,不隨意冷戰。夫妻間要學會不斷鼓勵和表揚對方,這樣可以促使對方感到你真的在意他,并且會越做越好。

 

增加家庭責任感,不輕言離婚。夫妻應努力尋找彼此個性的契合點,學會巧妙地解決糾紛,調和夫妻、家庭之間的矛盾。避免將“離婚”掛在嘴邊,動輒上綱上線。

 

父母正確關愛,不隨意干預。作為父母,要大膽放手,避免打著“關心、愛護”的旗號,對子女的婚姻生活橫加干涉,無形中將子女的婚姻逼上絕路。不妨換位思考,勸說子女退讓,充當好子女婚姻的粘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