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詐騙再升級 法院傳票成道具
作者:王云超、王勇 發布時間:2013-10-24 瀏覽次數:509
2013年4月30日中午,正在吃飯的太倉市民張先生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您好,您有一張法院傳票,請于今天下午4點前取,如不取走,我院將強制執行,咨詢電話……”。咨詢電話顯示的區號是“0512”。
張先生再也吃不下飯,馬上撥打了預留的電話。電話里一位自稱蘇州法院的工作人員說,有人以張先生的身份證辦理了信用卡,現在已透支了五萬多元,銀行已起訴到了法院要張先生還款。張先生說自己根本就沒有辦過這張卡,肯定是別人冒用的。那位工作人員提醒張先生可以報警,又貼心地給了張先生蘇州公安局的電話。
張先生馬上撥打了“公安局”的電話。接電話的是一位“警官”,聽了張先生的報案后,說像張先生這樣被別人冒用身份證辦銀行卡透支案子近期已有不少,詢問張先生近期是否辦過銀行卡,并警告張先生目前這些銀行卡已經不安全了,要去銀行將錢取出存入公安局的特設的安全賬戶,否則上面的存款隨時有被別人劃走的可能。張先生這下慌了神,立刻跑到ATM機上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操作,并將19000元錢存入了那個安全賬戶,這才安心。
張先生回到家后越想越覺得這事太蹊蹺,他便撥打了110電話,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一場騙局。
近日,導演這樣騙局的犯罪分子被一網打盡,站在了被告人席上受審。
據“總導演”案件的主謀許某供述,2013年4月至5月期間,因工作無著落,遂上網學習詐騙技術。感覺人單力薄馬上想起了自己的同學李某、王某等人拉來入伙。從網站上購買手機、筆記本電腦、身份證、銀行卡等作案工具,并通過QQ和電話與網上平臺公司約定以每條三分錢的價格向蘇州地區手機號段的市民群發“法院傳票“信息。若有市民害怕打咨詢電話詢問,被告人許某等人就采用一線電話冒充蘇州法院、二線電話冒充蘇州警察局,謊稱被害人有銀行卡被惡意透支、需將卡上的資金轉到安全帳戶的手段。據徐某介紹,為了增加可信度,他還從網上專門借用軟件虛擬蘇州的固定電話。一個月時間內他們就在蘇州地區成功實施詐騙5起,涉案金額合計人民幣5萬多元。在本案審理期間,被告人許某的親屬已代為全額退贓。
近日,太倉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許某、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李某、王某也分別被判刑。
【法官提醒】
承辦法院王云超介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市民防范意識的提高,騙子的騙術也在不斷升級。本案中,騙子充分利用市民對政法機關的信任借機來實施詐騙活動。市民收到類似電話或短信時,務必保持鎮定,然后去相關銀行柜臺或撥打銀行24小時電話咨詢,或直接撥打警方110熱線尋求公安幫助,切勿輕易上當受騙。
同時,王法官還向記者介紹了法院送達傳票的方式。法院在送達傳票時,不會采用短信、電話語音系統進行通知,一般是人工送達或者由法院工作人員來電通知到法院來電通知。如果法院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必然會清楚地告知當事人涉及的案件具體情況,并請當事人到法院領取,絕不會再電話中詢問銀行賬號、密碼等無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