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法院:多管齊下讓收監不再難
作者:王蒙 趙梅 發布時間:2013-10-24 瀏覽次數:630
近年來,法院遭遇收監難的問題日益突出,有的貪官患有“富貴病”(高血壓等)在判決生效后被看守所以被告人患有疾病為由拒收監執行;有的毒販、盜竊犯罪分子多病纏身,每每犯事就吞食異物(小刀片、針等),看守所均拒絕收治,屢抓屢犯更加有恃無恐;有的酒駕、交通肇事被告人因腿部、腳部骨折,看守所以其生活不能自理為由拒絕收監。這導致有的罪犯因看守所拒絕關押,在法院作出生效判決后逃之夭夭,讓法官直嘆收監太難,“法律尊嚴很受傷”。
39歲的無業人員陳某,2000年開始沾染上毒品,曾因購賣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數次判刑。今年9月,鎮江潤州法院了解到,被判處有期徒刑但因腳踝骨折未被收監執行的陳某,因吸毒于2012年9月17日被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決定強制隔離戒毒兩年,目前正在蘇州市的江蘇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強制隔離戒毒。2013年9月4日,該院在潤州公安分局金山派出所的協助下,將罪犯陳某從江蘇省太湖強制隔離戒毒所押解回鎮江市看守所,目前已送交監獄執行刑罰。
據該院刑事法官稱,引發收監難的原因并不單一,各個部門的解釋、規定和文件相互沖突,導致法院與看守所、監獄等方面易產生分歧,從而導致收監難。但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地法院、看守所。監獄甚至地方政府統籌就能解決的問題,都需要頂層設計,必須完善法律,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來解決法院與看守所、監獄的分歧。
“對需收監的人員不予收監,有損法律權威,達不到刑罰的教育目的,還會引起負面效應,有的被告人有恃無恐,更猖獗再犯新罪。”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余波指出,“收監難”現象不但嚴重影響了刑事審判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余波稱,針對收監難的現狀,該院每年都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想方設法地讓未及時收押的罪犯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一是對判決生效后刑罰未能得到執行的罪犯登記造冊,一人一表,由專人負責跟蹤管理,及時了解罪犯身體的最新情況,做到件件有落實,人人有方案;二是將罪犯不能收監的原因積極向檢察院、上級法院進行報告,取得法律監督機關及上級法院的重視和理解;三是積極和看守所、監獄進行溝通,做好罪犯投監的一切準備工作,包括準備投改材料、罪犯病歷材料等;四是加強和公安機關的配合,爭取利用公安機關的平臺資源和人員查找的優勢,對罪犯及時收監執行。
今年以來,該院已經成功地將兩名因犯危險駕駛罪骨折而未能收監的罪犯予以了收監。
“在現有立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收監及需要鑒定的標準進行統一,明確各執法部門的責任,規范操作程序,避免被告人有可乘之機;對被告人采取故意自殘等方式逃避法律責任的,通過制定相應的懲罰規定,在仍予執行刑罰的基礎上再對其進行相應制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可聯合出臺相關實施細則。”采訪中,余波對如何克制收監難提出了三點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