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高檔西服干洗后袖口出現拳頭大小色差、發毛,消費者與干洗店就賠償數額爭執不下,最終雙方對簿公堂。目前,京口法院審結了這起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今年6月,李某將一件西服送至某干洗店干洗,并支付了25元洗衣費。干洗店收下衣服,出具了一份取衣憑證。幾天后,干洗店老板電話聯系李某,說西服袖口洗壞了,請李某來店商量賠償事宜。

 

但雙方對賠償數額存在較大分歧。李某認為作為一件高檔西服,出現這樣的損傷,已失去了使用價值,要求干洗店賠償制作同樣衣服所需的費用,約4500元。干洗店認為經專業處理后,衣服還存在穿著價值,且衣服屬于易耗品,李某在無法提供購買發票的情況下,按重做一件衣服的標準賠償,數額太高,無法接受,只能根據行業標準以洗衣費的十倍即250元進行賠償。由于雙方差距太大,自行協商最終失敗。隨后,李某向消協投訴,經消協多次協調,雙方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李某遂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在李某無法提供購衣發票情況下,承辦法官綜合考慮衣服品牌、布料、購買時間、現狀等多方面,分別對雙方當事人做說理調解工作。最終,在法官耐心細致的調解下雙方達成了和解,干洗店賠償李某800元,并當場履行完畢,一場糾紛得到了妥善化解。

 

通過此案提醒消費者,對于高檔衣服,可以協商約定實行保值清洗。對實行保值清洗的衣物,因經營者責任造成損壞、丟失的,或者清洗后直接影響衣物原有質量而無法恢復的,消費者可以按約定的保值額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