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法院針對在校生犯罪增多的現象,積極開展在校生犯罪預防工作,采取三項措施,打造犯罪預防新平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以電臺節目為載體,打造普法新平臺。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發現,缺乏正確的引導是在校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改革了以往只針對“個人個案”的法制教育方法,與鎮江新聞廣播電臺合作,定期錄制青少年普法專題節目,以電臺訪談的形式介紹在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同時,法官結合上述案例解讀相關法律,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法治意識。 

 

以庭校共建為契機,打造教育新平臺。選取與學校“法制宣傳日”主題相契合的案件,開展“庭審進校園”活動,將開庭的地點設在學校禮堂。庭審結束后,法官將案件融入法制課程,以案釋法,取得了良好反響,多次被鎮江電視臺報道。同時,與轄區內的學校廣泛開展共建“法制課堂”項目,赴鎮江高專、鎮江九中、丹徒中學等學校講授法制教育課30余次,參與學生8000余人次,提高了學生守法用法意識。 

 

以預防建議為延伸,打造反饋新平臺。法院在少年刑事審判中將預防建議作為審判職能延伸的重要方式,結合在校生犯罪情況,采用“一案一建議”的方法,主動將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建議反饋給所涉學校。同時,針對某一時期、某類案件中反映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向轄區各學校發出前瞻性犯罪預防提示,并提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推動法治校園、平安校園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