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收到溫馨的手機短信讓人感到幸福,但有的人卻把它當成刺探他人感情的工具,給他人家庭造成危機。日前,海陵法院對一起因曖昧短信引起的離婚訴訟,調解原、被告再度和好。

 

小芳和小兵是一對共同生活了二十年的夫妻。小芳勤簡持家,小兵吃苦耐勞,經過奮斗也家業興旺。由于小兵在外賺錢,不免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其中也認識了一些熱情大方的女性。小兵在與認識的女性交往中不注意言詞,經常開玩笑過頭。恰恰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小兵的手機上有時就會收到不明身份的人發的言詞曖昧的短信。

 

一次,小芳在小兵酒后翻看其手機,發現一條曖昧短信寫到:“寶貝……”。小芳憤怒地詢問小兵是否出軌,小兵借酒佯裝不知道。小兵避而不答的態度讓小芳更加猜忌。

 

之后,兩人因此多次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小芳再不肯聽小兵任何解釋,一紙訴狀告到法院,要求分割家產并與小兵離婚。

 

小兵在庭審前主動來到法院向主審法官說明沒有婚外情,決不離婚,希望法庭能幫助其勸說妻子撤回起訴。隨后,主審法官上門調解,在小兵的帶領下來到小芳的娘家。

 

在詢問小芳訴訟離婚的理由時,小芳說“就是因為那條短信”。調解中,法官從二人的表情及言談中看出,雙方對家庭幸福生活的回憶以及患難與共的記憶深刻,生活中雖有小磨擦,但感情基礎穩定,只是一時誤會,缺乏溝通,才倒置矛盾激化。

 

通過調解,小兵向小芳賠禮道歉,并書面保證再也不讓類似有損夫妻感情的事情發生,最終小芳同意和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