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法院審判插上了科技翅膀
作者:董正遠 陳兵 發布時間:2008-06-23 瀏覽次數:869
本網鹽城訊:為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打造“六型”法院,提高審判效率,江蘇省大豐市人民法院到目前為止先后投入100多萬元,安裝了網絡、監控等設施,這些高科技設備的使用為審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該院的各項工作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立案只要十分鐘。該院的立案庭設在審判大樓西側大廳里,一字排開,來打官司的人一進門就看到觸摸顯示儀,墻壁上懸掛的大的顯示屏,觸摸顯示儀里相關資料齊全,院況介紹,如何立案打官司,需要哪些立案手續,訴訟費收費標準等。只要有關材料齊全,從電腦上輸入原告姓名開始,法院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就進入狀態,相關立案材料輸入完畢,在材料審查完畢后,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立案人員電腦的打印機立即打印出相關材料,交給來打官司的人。從進們開始到離開立案庭只要十分鐘時間,案件就立案完畢。立案后庭長根據案件的性質和地域的分布即刻將案件通過法院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分流到相關業務庭。
庭審情況有監控。該院在各審判庭中都裝有數字化電子監控設備,院領導在辦公室里通過桌面上的電腦進入后,電腦上就出現聲像并茂的庭審情況。一次在一件離婚案件的庭審中,原、被告的親朋在旁聽中不遵守法庭紀律,還存在小范圍的肢體接觸,情況發生后,雙方都向有關部門反映,還對法院頗有微詞。相關部門到法院了解情況,該院重新播放了庭審的數字監控攝錄圖像,真相一目了然,庭審中帶頭鬧事的兩個人受到了應有的處理。
辦案期限有追蹤。該院在本院的局域網中安裝了綜合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后,對嚴格案件流程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案件的立案、分流,承辦法官接收的案件何時辦結,管理系統均記錄在案,如果有哪一件案件快到審結期限而仍然沒有辦結,審管辦的電腦就自動報警,審管辦就立即向案件的承辦庭發出督查催辦函,要求在三天內將案件的具體情況及其打算予以回復。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運行近一年來,發揮了良好的作用,案件審結期間比法律規定的時間平均縮短了30%,沒有一件超審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