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法院“七強化”開拓審管新思路
作者:顧少蔚 發布時間:2008-02-21 瀏覽次數:786
本網徐州訊:2008年新年伊始,睢寧法院為切實貫徹落實審判管理“服務審判工作,服務黨組決策”的職能作用,適時提出“七強化”措施,精心謀劃和開拓審判管理新思路。
一是強化基礎工作管理措施。指標統計、流程管理等工作,是審判管理工作的基石,對于準確把握和控制審判態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該院高度重視,通過多種渠道培訓一線法官和書記員掌握操作技能,審管辦安排專人負責監督考核,從而確保每一個案件都能做到規范、準確、及時地填報各種數據信息。
二是強化審管工作分析、調研力度措施。《審判管理工作通報》是將法院近期審、執工作的重要情況、新鮮經驗等內容,快捷、準確、全面地予以概括,為領導決策,提供導向和依據,是反映審判管理工作的平臺。該院為了加強對審判管理和審判實務的總結,遴選兩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骨干,從事收集、整理工作,對各業務庭(局)的具體狀況,深入調研,針對性分析影響審判質效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為院黨組決策和指導審判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
三是強化重點指標監控措施。審判質量效率指標數據反映法院審判工作的開展情況,是衡量一個法院審判質效的標尺。該院一直非常重視每月的審判質效指標(特別是基礎指標)排序,把案件上訴率、被發回改判率和民事案件調解率作為案件質量重點監控指標,把收結案比、“四項案件”未結率、超長期案件作為案件效率重點監控指標。今年,該院提出實行動態監控,把上述指標進行科學分解,及時提醒,加強督促檢查,限期改正。
四是強化案件質量評查措施。案件質量監督檢查工作作為提高案件質量的重要抓手,通過嚴把案件質量評查關,能夠全面提高干警的質量意識。該院突破省高院、市中院要求的每月對審結案件實行抽查的做法,堅持案件評查“簽章制”(即評查人員實名簽章)和“輪流制”(即每位質評人員每月按照隨機分發不同庭室案件),對當月所結的全部案件在實體、程序、法律文書、審限變更、結案時間等方面進行全面評查。對突出問題,加強與承辦法官的溝通、反饋,增強評查工作的實效。
五是強化差錯案件剖析措施。被發回改判和再審案件的多少直接體現法院的辦案質量和法院工作被人民群眾的認同度。該院一直堅持對被發回改判和再審案件進行重點評查,成立重點評查小組,由分管院長直接領導并參與評查,對每一重點評查案件都進行集體討論,然后方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對被最終認定為差錯案件的,實行案件質量“問責制”,并逐一做好差錯案件的剖析工作,將案件存在問題進行剖析、通報,以儆效尤。
六是強化法官考評機制措施。法官業績考評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影響法官積極性的主要因素。該院決定按照和諧司法的要求,對各項考評指標進行公開量化,增強考評機制對法官業績評價的客觀性,嚴格依據考評結果來作為法官評定等次,職級晉升和表彰獎勵的依據,促進對法官素質全面發展的激勵作用和正確追求辦案效果的引導作用。
七是強化決策實施情況的反饋措施。該院對重大審判決策的實施情況進行時時跟蹤分析,認真組織相關人員整理在實施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建立實施評估制度,以便及時修正,確保院黨組和審判委員會的審判決策能得到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