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沛縣法院在“大學習、大討論”活動中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通過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執行工作效率,強化執行工作效果,積極構建和諧的執行機制,使執行工作逐步實現良性循環。

一是內強素質,筑牢根基。執行工作要走出“執行難”的困境,關鍵要堅持以人為本,要以規范執行行為、提高執行能力為切入點,加強隊伍建設力度和基層基礎建設,強化執行工作的作風建設。該院非常重視培養執行干警的學習風氣,提高隊伍的執行理論素養和執行工作能力。利用每周五的學習時間學習執行業務理論,不斷提高業務理論和司法水平,增強執行工作能力,積極探索執行工作新思路。加大執行工作統管力度,強化管理,提高正規化建設水平。進一步完善、細化執行工作的考評辦法,加強案件督辦工作。

二是抓住重點,以點帶面。該院按照警務化管理模式建立大要案執行指揮小組,強化執行管理力度,培養、鍛煉執行隊伍的高度集中、快速機動的能力。加大力度執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案件。對拖欠農民工工資、拖欠工程款以及人民群眾利益遭受損害的執行案件,凡是法律和政策有明文規定的,不管壓力多大,都要不折不扣地公平、公正、高效地優先執行。對確無履行能力或特困群體無法繼續執行的案件,召開聽證會,向當事人說明理由取得諒解,減少涉執上訪案件的發生。加大運用刑罰手段制裁拒不履行、拒不協助執行以及干擾執行等行為的力度,力爭執法環境得到改善。

三是小處著手,做到一升一降。沛縣法院執行干警在執行中通過研究執行技巧,注重執行中的溝通藝術,采取現場和解、強制執行與說服教育有機結合等靈活有效的方法,促使雙方當事人相互理解、相互讓步、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今年1-10月,該院執行案件和解率達30%,比去年同期增長八個百分點。

四是規范執行卷宗制作,提高執行文書質量。有些執行卷宗不能準確反映執行工作的過程,給人簡單羅列和粗線條的感覺。執行文書說理性不強,對事實的認定和法律的適用缺乏完整的思考和系統的推理,導致一些當事人尤其對裁定中止、終結執行程序、駁回執行異議的裁定表示不滿。針對這些狀況,該院開設執行文書制作專題講座,請業務精通,文書撰寫能力強的同志對文書制作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進行講解,組織審判管理人員對執行卷宗嚴格審查,促使執行卷宗和執行文書更加規范,以幫助提高案件執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