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債子還 被法官“感動”的主動和解
作者:喻赤 薛忠勛 發布時間:2009-09-01 瀏覽次數:876
本網鹽城訊:雖然案情簡單,是鄰里間的借貸;雖然標的不大,兩萬塊錢,但是申請人王祥與被申請人丁蘭之間的債權糾紛案,從判決生效至今已經整整五年的時間。
而對于丁蘭一家來說,這五年真可謂雪上加霜。新房建成后債臺高筑,丈夫在新房建成后不久車禍身亡,肇事者毫無賠償能力??紤]到被申請人的家庭困難,執行人員多次上門做勸解工作而始終沒有采取強制執行措施,但執行法官的苦心和耐心付出換來的卻是被申請人的不解甚至是不理智的阻撓。就這樣,丁蘭成了法院執行工作中的“釘子戶”,而案子也就這樣被積壓下來。而前段時間丁蘭自己又因駕車事故致顱腦損傷臥床不起又讓執行法官更加左右為難起來,一方面,他們對丁蘭家庭的禍不單行深感同情;另一方面,他們又不能置王祥的申請于不顧。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前幾天,執行法官從申請人處獲悉丁蘭的兒子和兒媳從蘇南打工回家夏收,于是決定把握時機再次上門做工作。登門后,法官們先不急著和當事人談執行事項,而是到丁蘭的病床前問寒問暖,和她的兒子、兒媳拉起了家常,鼓勵小兩口“人窮志不短”,勤儉持家、艱苦奮斗,并表示會根據他們的執行申請,主動協助他們做好肇事者的賠償工作。法官們的工作有了成效,小兩口的態度由一開始的冷漠變得熱情起來,兒媳還對她婆婆先前對執行工作人員的不禮貌表示道歉,兒子崔華流著激動的眼淚說:“我們愿意母債子還,但是我們夫妻現在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確實是舉步維艱,執行人員一趟一趟上門做工作我們十分過意不去,他們的真誠付出讓人感動,只要申請人同意再讓我們一點,我們愿意作出承諾?!倍暾埲送跸樽鳛榇藜业暮门笥押屠相従?,聽到小兩口這么爽快的承諾,也欣然同意讓步。雙方微笑握手,達成和解協議,崔華夫婦同意以今年新收的玉米交申請人作價還款。至此,五年的執行積案終以和解結案。
“執行工作,與其說是強制,還不如說是勸解,為了當事人之間一個握手和解,我們就是跑斷腿腳、磨破嘴皮都愿意。” 事后,唐洋法庭執行員周慶海和朱長青這對執行搭檔如此感嘆,“因為我們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文中人物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