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徐州訊:銅山法院所轄地區面積較大,很多當事人到法院打官司交通較為不便,由于當事人的文化水平有限,為將確保當事人打一個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切實落到實處,該院在總結近年來司法為民成功舉措的基礎上,建立了三項制度,以便司法為民更加制度化、規范化、成熟化,提供更優質的親民服務。

一是在案件受理階段實施“弱勢群體訴訟綠色通道”制度。對因地處偏遠、行動不便或患病等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預約立案、上門立案、就地指導服務,立案的同時一并對文化水平不高的當事人及其家屬進行訴前就地指導,告知其應準備的訴訟材料、相關證據,對訴訟程序進行講解說明,以便當事人及其家屬能順利進行后續的訴訟活動。

二是在案件審理階段實施“預約開庭”制度。對因農忙或工作時間具有特殊性等確有特殊情況無法出庭應訴的當事人,法院允許其在合理時間范圍內選擇開庭時間,緩解其農忙、工作等相關事宜與開庭之間的沖突,減少當事人的負擔和訴累。

三是在案件審結后實施“判后答疑”制度。當事人除在宣判后有疑問可以要求立即解答外,回去后發現問題的仍然可以到法庭找承辦法官進行詢問。承辦法官必須就案件判決結果、理由、事實證據認定以及執行等當事人提出的問題,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或法律原理及精神,結合案情向當事人進行詳細、集中答復,以消除當事人的心結,避免其因不懂相關規定或一時理解錯誤而情緒激動、拒不履行義務、盲目上訪等情形的發生,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實現案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