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戚墅堰法院“一室、兩庭、三點”踐行司法為民宗旨
作者:盧崢嶸 發布時間:2008-11-14 瀏覽次數:1051
本網常州訊:為把司法為民宗旨落到實處,今年以來常州市戚墅堰區法院又推出新舉措,在轄區街道、工廠和案發集中的單位設立“一室、兩庭、三點”六個部門,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一是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今年初該院成立人民調解工作室,聘請兩名政治素質好、經驗豐富的人民調解員長期坐班。在受理范圍上,明確法院管轄范圍內的婚姻家庭糾紛、相鄰關系糾紛、簡易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糾紛、小標的合同糾紛、民間債務糾紛及爭議不大的其他糾紛為受理范圍。在立案初審時,對符合人民調解工作室受理條件的糾紛,征得當事人同意后,暫不立案,也無須繳納任何費用,登記后移送人民調解室先行調解,調解成功的,當場制作調解書,對需法院確認的,法院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確認。今年以來,人民調解室受理調解案件108件,調解、撤訴成功率達58%,減輕了當事人訴訟負擔,也緩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壓力。
二是設立兩個巡回審判法庭。為解決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周期長、索賠難的問題,今年9月,該院在交巡警大隊設立交通事故巡回審判庭,專司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審理,有效縮短了辦案周期,減輕了當事人的經濟負擔。為了充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該院又在區勞動部門設立勞動爭議巡回法庭,為職工維權提供便利,降低了訴訟成本、就業成本和社會保障成本,同時引導廣大職工尤其是困難職工、農民工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從而減少非理性維權訴訟的發生。
三是設立三個巡回審判點。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該院分別在轄區丁堰、潞城兩街道和戚機廠,設立三個巡回審判點,每周二、三、四安排半天時間分別巡回審判點接受群眾法律咨詢,庭審民事案件,通過就地開庭、就地調解、就地宣判的形式,及時解決糾紛,化解矛盾。自審判點設立以來,已開庭審理案件11件,接待群眾5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