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鎮江訊:“開發區法院在考量審判業務質效的全部30項審判運行態勢指標中,9項列全省基層法院第一,13項列鎮江市基層法院第一,且人均結案數和審判人員平均結案數遠遠超過排列第二的其他基層法院。真是小法院做出了大文章啊!”這是鎮江新區政法委書記陳發祥對法院的客觀評價。

據悉,當前各地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市經濟開發區法院同樣面臨這種狀況,該院20072月成立,在編干警僅15人,一線辦案法官更少,只有7人,而年收案近3000件。為解決案多人少、編制不足矛盾,該院通過內部挖潛、優化資源配置等辦法,努力在提高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上下功夫。

錄用標準突出精干。該院成立之初即以“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為用人標準,公開錄用條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7名辦案法官全部具有研究生學歷,并在社會錄用了3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人員擔任法官助理,對事業編制和合同制人員錄用,向社會公開標準,擇優錄取。書記員不僅每分鐘能電腦錄入120字以上,且都具有本科學歷。切實以精干、高效的用人標準,確保隊伍整體素質高、工作能力強,適應當前法院工作快節奏、高效率的需要。

精簡機構提升效能。根據自身實際,將內設機構分成審執業務和司法政務兩部分,盡可能將力量充實到審判一線。創新立案舉措,打破庭局界限,立案庭立案后直接將案件分配到法官手中,減少中間環節。司法政務統一歸口辦公室,行政人員身兼多職,行使政治處、辦公室、研究室、監察室、行政科等多項職能。司法警察在保障機關安全以及提押、值庭、送達等工作的同時,積極協助執行工作。切實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完善制度強化管理。制定《財務管理規定》等,對資金、物資實行統一調度,規范案款的接收與發放。制定《駕駛員和車輛管理規定》,車輛上均安裝GPS衛星定位系統,保證調度及時,防止公車私用。制定《印章管理規定》,嚴格印章使用,規范文書用印,減少使用漏洞。完善《檔案管理規定》,全面落實卷宗封面、庭審記錄、談話筆錄、材料裝訂要求,確保卷宗整潔、美觀,并實行紙質檔案、電子檔案雙向管理,等等。切實做到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多項活動激發熱情。積極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創建廉潔司法示范庭”、 “嚴肅庭審紀律、改進審判作風”等專題教育活動,將專項活動與審執工作有機結合,以活動推動工作開展,以工作體現活動成效。鼓勵干警參加在職法律教育和上級法院組織的業務培訓,對參加各種學習的干警,給予時間和經費保障,全院研究生學歷人員比例達到85.7%;每周六組織法官研討疑難案件,集思廣益,攻關克難;定期組織法官開展比質量、比效率、比數量競賽活動,激發工作熱情。建院以來,辦案法官年人均辦結案件近300件,案件辦一件,結一件,了一件,至今未發生申請再審和涉訴信訪問題。

司法為民增強信任。推行網上立案、巡回辦案、預約開庭、假日法庭、電子遠程簽章等做法,完善法官與鎮、街道結對制度,公開聯系電話,及時咨詢和解決信訪、拆遷等法律問題。針對偏遠地區訴訟難,設立5個固定巡回審判點并充分發揮其前沿陣地作用,加大巡回辦案力度,把糾紛解決在群眾身邊,讓司法更加貼近群眾。建院以來,該院成功地解決了10件中聯辦、全國人大交辦的屬地疑難信訪案件,較好地贏得了黨委、政府和群眾的信任。

黨委支持提高待遇。院黨組十分關心干警的職級、待遇等,對干警生活中的難題、工作中的困難、職級上的要求主動幫助解決。對干警的職級、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院主要領導經常向新區黨工委匯報,協調落實,努力實現“該有的待遇一樣不少”,“能解決的問題不讓干警擔憂。”。通過積極溝通協調,落實了法院干警待遇,較好地激發干警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科學的決策,創新的舉措,極大地激發了開發區法院干警的工作熱情,提高了法官隊伍的司法能力,取得了“零”發回再審,“零”涉訴信訪,“零”投訴的良好業績,維護了鎮江新區的和諧穩定,為鎮江新區的改革、發展和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