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常州訊:410,當江蘇省常州市聾啞人張君羊夫婦的小店又照常營業時,鄰居們都前來祝福,祝福他們破鏡重圓、生意興隆。張氏夫婦能夠重歸于好,完全得益于常州市天寧區人民法院法官耐心周到的調解,是該院的法官三番五次做他們夫妻以及雙方家人的說服教育工作,使已經起訴并準備離婚的他們解開心中疙瘩,重燃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

君羊夫婦均是聾啞人。今年1月,君羊到天寧法院起訴要求離婚。開庭時雙方在庭上“大吵大鬧”,情緒激動,相互指責,互不相讓。庭審結束后,雙方還在街上大打出手。該院領導了解情況后,考慮到雙方均為特殊群體,矛盾比較激化,且張某夫婦到法院來時無手語翻譯,調解工作無法開展,于是要求辦案法官上門請常州市殘聯予以幫助。殘聯領導了解情況后高度重視,隨即安排聾人協會協助法官調解該案。法官與聾人協會的同志不辭辛苦,經過數十次的上門走訪,終于做通張某夫婦思想工作,張某向法院撤回了起訴,表示牢記法官、聾人協會同志的諄諄告誡,患難與共過好今后的日子。

我們了解到,類似這樣的“特色”調解,在天寧法院有很多很多,這是該院在民事審判中積極拓展“訴調對接”新領域的真實寫照。該院針對婚姻家庭、鄰里糾紛、勞動爭議等民事案件不斷增多的特點,在轄區的各街道、總工會、婦聯、交警部門聘請了26名特邀調解員,充分發揮他們群眾工作經驗豐富,了解社情民意的優勢,協助法官共同化解社會糾紛,緩和當事人緊張關系。同時相關業務庭室還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工會組織和轄區各調處中心之間形成信息聯通、糾紛聯排、力量聯動、矛盾聯調的調解對接機制,實現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訴訟調解“三調”的有機結合,受到社會各界及當事人的好評。

為使這樣的特色調解真正做到親民、便民、為民,該院在轄區各個街道、交巡警等部門設立了巡回法庭審理相關案件。在“特色”調解的推動下,一季度該院與相關部門調解各類民商事案件和糾紛269件(起)。 “天寧法院的‘特色’調解真正暖人心”。轄區內的個體工商戶張忠揚深有感觸地告訴我們。他說因為生意周轉,欠鄰居的錢年前沒能按時還上,當鄰居把他告上法庭時,是天寧法院的法官邀請街道的同志一起做調解工作后,使鄰居同意延長還款時間,解決了他的困難。我們了解到,像這樣的工作,天寧法院與轄區相關部門每天都在繼續著。最近,常州市政法部門的領導對天寧法院的“特色”調解工作進行了調研,充分肯定該院這項工作不僅為民解憂、解難,而且還為政府解壓減負,真正為發展、穩定、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