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淳法院堅持能動司法,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會同相關部門聯合聯動,幫助300余名職工及時拿到被拖欠的工資,僅用7天時間就成功化解一起因集體討薪引發的潛在群體性事件,為高淳縣“兩會”順利召開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老板跑路,一石激起千層浪

 

高淳某服裝公司老板孫某“跑路”了!313日,當該公司職工得知這一重磅消息后,頓時炸開了鍋。“老板跑路,我們的工資沒著落了,再干只會損失更多”,正在趕制交貨服裝的工人們再也無法安心生產了,大家想的更多的是拖欠的工資沒有著落了,都在商量著怎樣才能拿到自己的辛苦錢。與此同時,很多債權人也跑到公司,準備“拿點”公司財產折抵債務。公司局面相當混亂,矛盾一觸激發。

 

提前介入,職工吃下定心丸

 

高淳法院得到信息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指派立案庭、民三庭提前介入,協助政府相關部門開展法律法規的宣傳解釋工作,安撫穩定職工情緒。民三庭庭長趙鎖寶帶領干警到達公司現場后,一方面,向陽江鎮政府工作人員、該公司管理人員和員工了解情況,另一方面,積極會同陽江鎮政府工作人員一起開展法律法規宣傳解釋工作,告訴公司員工,雖然老板“跑路”了,但公司還在,政府、法院一定會幫助他們拿到應得的工資。懇切的言語、實在的措施,讓工人們吃下了“定心丸”,大家原本激動不安的情緒逐漸平靜了下來。之后,趙庭長又帶領干警,指導公司員工將被拖欠工資的具體情況整理出來,為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做好準備。

 

多管齊下,工人領到辛苦錢

 

高淳法院的法官們與政府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緊急制定應急預案。首先,由政府部門派員參與配合,然后依據權利人的申請,立即查封公司財產,防止公司財產遭哄搶。同時積極了解情況,尋找可供處置的財產。經了解,目前該公司尚有兩批未加工完的服裝,如能按時交付,將獲得80余萬元的加工費。為及時解決職工工資問題,現場法官會同陽江鎮政府工作人員積極向員工們說明情況,并解釋說如果服裝能正常加工交付,加工費將優先用來發放職工工資;同時向其說明,如不能按期交付,不但加工費泡湯,公司還要承擔違約金,最終遭受損失的還是大家。經過耐心細致的工作,工人們最終答應恢復生產。為防節外生枝,陽江鎮政府工作人員又及時與兩家服裝加工單位取得聯系,通報該公司情況,并極力勸說對方帶款提貨。經過積極工作,對方答應了這一要求。319日,公司如約向兩家服裝加工單位交付服裝,而對方亦按約將80萬元的加工費帶來。緊接著高淳法院的法官們和陽江鎮政府工作人員一道將工資發放到工人手中。大家領取工資后有序撤離了公司,并用樸素的語言對在場的法官連聲道謝,“這么多天你們辛苦了,謝謝政府、謝謝法院、謝謝法官至此,這起因老板“跑路”引發的潛在群體性事件得到了圓滿解決。

 

成功啟示:“一五五”工程結碩果

 

為什么這起潛在群體性事件僅用7天時間就被成功化解?高淳法院的高效工作究竟高在何處?該院院長芮銘珍的一席話揭開了我們心中的疑惑。芮銘珍院長指出,因老板“跑路”而引發的集體討薪事件,如按一般的法律程序,坐等職工來法院告狀維權,不但會喪失最佳的處理時機,而且還可能釀成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有鑒于此,近年來高淳法院站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助推社會管理創新的高度,通過積極實施“一五五”工程,即樹立一個理念、搭建五大平臺、創新五項機制,扎實推進勞動爭議糾紛的源頭預防和化解工作,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一個理念是指,樹立“預防為主、源頭治理”的工作理念,由原來的事后救濟、被動審理轉變為事前預防、主動服務。

 

五個平臺是指,一與縣勞動部門聯合成立勞動糾紛預防、調處委員會,構筑裁審銜接平臺;二依托縣大調解中心成立的人民調解工作室,構筑訴調對接平臺;三依托工會資源優勢,構筑委托調解平臺;四與行業協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構筑社團溝通平臺;五與投資服務中心定期走訪,構筑糾紛調處平臺。

 

五項機制是指:一建立預警排查機制。建立以“預測、預報、預防”為主要環節的勞動糾紛預警機制,通過定期排查勞動爭議案件,對矛盾糾紛苗頭做到早介入、早協調、早解決,切實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對同一企業在較短時間內涉及勞動爭議糾紛較多、轄區企業突然搬離、企業員工集體討薪或投訴較多等異常情況,進行重點排查,及時調處。二建立應急處理機制。一旦發現轄區內有企業突然倒閉或棄企避債的情況,立即成立應急處理小組,啟動應急預案,及時依法控制企業資產、財務賬冊等資料,做好勞動者的安撫及善后處理工作,引導勞動者依法有序維權,并與相關部門共同做好勞動爭議糾紛的調處工作,防止群體性事件發生。三建立訴訟調解提前介入機制。及時關注涉案人數多、影響大的勞動爭議案件,在案件申請勞動仲裁階段提前介入,妥善解決糾紛。四建立聯動協作機制。交換勞動爭議仲裁、審理相關信息,及時統一裁審尺度,切實提高處理勞動爭議糾紛的質量和效率。五建立違法用工情況通報制度。發現用人單位存在違法用工行為,向用人單位發出整改建議書。對具有典型意義的勞動爭議或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群體性案件,及時通報縣委、縣政府,加大對企業用工行為的監管力度。

 

近年來,通過“一五五”工程的實施,高淳法院積極延伸審判職能,在訴前有效化解勞動糾紛,成效顯著。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以來,該院在訴前化解勞動糾紛22次,涉及職工人數1200余人,有效地推進了全縣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為維護轄區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