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辦案探實情 耐心調解化干戈
作者:任璐 石倩 發布時間:2009-09-16 瀏覽次數:835
本網無錫訊:“這是補償款,你拿好。”近日,當周某在無錫開發區法院簽收調解書并拿到被告李某的一萬余元補償款后,在場的承辦法官和代理律師終于松了一口氣。這起已有矛盾激化苗頭、雙方已做好纏訟和斗毆準備的案件終于得到了圓滿解決。
周某是四川來錫打工人員,平時以拾取建筑垃圾為生。一天下午,周某在工地上不慎腿部受傷,而那里正好有李某派有的挖掘機在施工,她便把李某告上法庭。在庭審中,周某表示自己是被李某的挖掘機挖斗擊傷的,到庭的證人也紛紛支持她的說法,可被告李某卻對這一說法不“買帳”。因為雙方證據均較欠缺,案件審理一時陷入僵局。周某當即表示,如果法院不支持她的訴訟請求,她就帶人躺到李某的工地和家里去,并準備四處上訪。就在雙方當事人情緒激動,案情看似撲朔迷離時,承辦法官則敏銳地發現了周某及其證人陳述中的受傷經過與她受傷部位及傷情存在矛盾。
為揭開事情真相,承辦法官立即走訪事發當日接警處理的派出所民警,了解到周某受傷的位置其實與挖掘機距離比較遠。并根據民警所述,到事故發生工地進行了實地勘查。同時,讓李某提供了一組八臺相類似挖掘機的照片,由周某與證人早互相隔離情況下分別指認,以確定現場施工的挖掘機。并精心策劃了事故現場情景重現,將周某與證人帶到李某的挖掘機旁,當場描述受傷經過并進行現場比對。
經過一系列細致的調查工作,法官可以確定周某受傷不可能為挖掘機擊傷。然而,就在法院調查一步步深入的同時,周某也感覺到事實真相即將揭露,表現出愈加不安和狂燥,再次揚言要糾集人員找李某算帳。李某也不甘示弱,表示“要打就打,我工人多的是”。
眼看這一起民事案件即將惡化為社會治安糾紛,承辦法官當即對雙方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又同時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開展了多輪的說理和調解工作。最后,周某終于認識到了自己不當訴訟行為帶來的后果,李某也認識到其工地于安全警示與安全保障措施上的不完善問題以及周某某受傷后所遇到的實際困難,表示愿意補償周某部分損失,雙方糾紛就此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