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法院雙店法庭巧妙調解贏贊譽
作者:李健 方忠 發布時間:2009-09-15 瀏覽次數:1004
本網連云港訊:“多虧法庭悉心調解,為我們保全了一塊全鄉有名的養殖示范基地”這是李埝鄉恰恰村支部書記劉兆奎對雙店法庭的感激之辭。
在東海縣李埝鄉恰恰村東部有著一塊約50畝的養殖示范基地,這里因飼養蛋雞、菜牛、豬和羊而名聲遠播。其中又以劉氏子女的3個蛋雞養殖場最具規模,效益最好,劉沛法老漢與兒子、女婿分別管理著三個自動化蛋雞養殖場,每天生產出3000多斤雞蛋,成為恰恰村養殖示范基地的核心養殖場。然而,就是這塊令人羨慕的養殖示范基地,卻因一場家庭糾紛差一點分崩離析。
2004年2月,劉沛法老漢與李埝鄉恰恰村簽訂了《農村副業承包合同》,承包村東農科隊10.7畝土地用于蛋雞養殖,承包期限為
2009年6月底,劉老漢一氣之下把女婿張偉和女兒劉江英告上了雙店法庭,要求解除轉包合同,并由被告賠償經濟損失。
負責審理此案的馬如軍庭長和張學清副庭長了解到劉氏三家蛋雞養殖場是當地養殖示范基地的核心養殖場,對引導當地農民搞家庭養殖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將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一旦解除轉包合同,就意味著恰恰村蛋雞養殖場將從養殖示范基地搬出,正當產蛋旺季的13000多只蛋雞無法安置,不僅給養殖戶張偉夫婦帶來每天3000多元的巨大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整個養殖示范基地的完整性,對修復劉氏父女的親情也沒有絲毫的好處。
怎樣才能既保住養殖示范基地的完整性,又使劉氏父女的矛盾得到有效地化解呢?法庭怎樣才能在服務地方經濟、促進社會和諧中能動司法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呢?
案件象一道復雜的考題清晰地擺在了法官們面前。為了穩妥地辦好此案,馬如軍庭長和張學清副庭長采取了顧全大局、迂回調解的辦案策略。他們在調查走訪中了解到劉老漢承包10.7畝土地,一開始由張偉提供養殖技術,雙方共同承包經營。到2006年因經營和家庭瑣事產生分歧,劉老漢經村委會同意轉讓6.3畝土地給張偉經營。法庭還了解到當地黨委政府都希望留住養殖戶張偉,保住養殖示范基地的完整性。為了取得最佳的辦案效果,法官們邀請當地人大代表、村干部和劉家親戚分頭做劉老漢夫婦、兒子、女兒、女婿的思想工作,以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的道理以及晚輩應當孝順長輩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感化當事各方,終使女兒女婿向劉老漢夫婦認錯,取得了劉老漢夫婦的諒解。2009年9月初,劉老漢也在庭審之后向法庭申請撤訴。對此結果,當事各方及周邊群眾均表示滿意。至此,一場因家庭瑣事引起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終于在法庭的細心調處和地方黨委、人大的協調配合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從而保全了一塊全鄉有名的養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