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泰州訊:日前,該庭在張甸派出所、司法所及基層民調組織的通力協(xié)作下,成功調處了一起矛盾易激化的離婚糾紛案,有效避免一起了“民轉刑”惡性傷害案,得到了當?shù)攸h委政府和轄區(qū)群眾的一致好評。

原告姜某與被告王某均非姜堰市人,雙方于200011月登記結婚,后被告與原告不辭而別數(shù)年。20098月,原告以被告的經常居住地在姜堰市張甸鎮(zhèn)為由訴訟離婚。821日上午,張甸法庭法官對該案先行調解,調解過程中,原告情緒異常激動,怒斥被告不顧家庭,背叛丈夫,已與他人同居生活,要求與之離婚,且堅決要求賠償損失4萬元。被告同意離婚,但僅同意補償2萬元。雙方因賠償數(shù)額各持己見,致調解未果。法官準備擇日開庭審理,原告卻突然向法庭提出撤訴申請,并稱“我現(xiàn)在已找到她在姜堰的‘家’了,官司不打了,我就不信她不給錢!”,并揚言自己有肺結核病,反正命也不長,準備與被告以死相拚。承辦法官對原告的撤訴申請并未“一裁了之”,而是耐心地與原告進行溝通,告知其依法維權,冷靜處事,并制作了談話筆錄。為防止原告走極端,法官立即將該案向張甸鎮(zhèn)派出所、司法所及基層民調組織進行了通報,并要求被告及相關人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當天中午,原告手持尖刀來到被告的住所,揚言要殺被告及其相關人員。由于張甸法庭及時通報案情,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派出所立即出警,并將原告帶至法庭。法官與警官聯(lián)手對原告進行說服教育。原告稱其曾上過“山”,其母又有精神病,感到此事很窩囊,自己花錢找老婆,老婆卻跟了別人,現(xiàn)在老婆要不回,錢又要不到,不如以死相拚。法官用法理和生動的案例對原告進行了勸解,勸其要依法維權,切勿一意孤行,意走正道,孝自良心,粗暴行事終將害人、害己、害家庭,自己不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還對身患精神病的母親帶來更大刺激,加重病情的發(fā)展,無疑這絕不是一個孝子的應有所為。與對方,法官則用善良的民俗和法理、情理對被告進行了教育。在法官的真情勸說下,原告眼里充滿了感激的淚水,感謝法官挽救了他,并同意繼續(xù)調解。被告也覺得理不占優(yōu),請法官幫助再做工作。

在法官、警官及人民調解員的共同努力下,原告姜某與被告王某終于達成調解離婚協(xié)議,被告一次性賠償原告38000元。為減少當事人訴累,實現(xiàn)案結事了,法官一方面督促被告設法積極籌款,一方面利用“遠程電子印章系統(tǒng)”抓緊制作民事調解書。直到晚上7點,被告將38000元賠償款交到法庭,法官當庭進行了交接,并向雙方送達了民事調解書。至此,一起矛盾易激化的離婚糾紛案以和諧的方式了結,實現(xiàn)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