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蘇州訊:近日,江蘇省昆山法院跨省實施證據保全,僅用12天妥善解決一起侵權紛爭,有效防止了涉案商業秘密的二次泄密,依法保護了昆山民營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獲得企業贊譽。

8月初,江蘇華東造紙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行數人焦急萬分地來到昆山法院,稱公司8年來自行研發的70余種機型設計圖紙約10 萬余張,被河南許昌中亞造紙設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通過不正當手段取得。由于設計圖紙技術秘密的泄露將給公司帶來無法估量的重大損失,華東公司請求法院立即采取司法措施,保護企業技術秘密不受侵犯。

昆山法院審查立案后發現,華東公司為專業生產造紙機械、印刷機械等產品的工業企業,注冊資本2000萬元,每年銷售額3億元,為昆山民營企業納稅大戶。該企業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造紙機械研發,僅2008年即投入研發費用742萬元,在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并獲得江蘇名牌產品、國家火炬計劃項目證書、高新科技產品認證證書等多項榮譽證書、認證證書。此次被取走的70余種機型設計圖紙既是華東公司的技術秘密,又是企業的生存命脈。河南中亞公司為同行業競爭企業,如不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將給華東公司造成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為此,昆山法院隨即安排兩名法官、兩名法警、一名電腦技術員和一名駕駛員,組成證據保全小組,于立案次日即星期六驅車800多公里趕赴河南省許昌市。

810上午930分,當證據保全小組進入中亞公司設計室微機房,要求采取證據保全措施時,遭到該公司三十余名員工圍堵、推搡和阻撓。后在當地法院協助下,于當天下午完成證據保全即刻返回昆山。隨后,在昆山工商、公安等部門大力配合下,中亞公司法定代表人交出了復制有華東公司8萬余張設計圖紙的移動硬盤。昆山法院遂于817召集雙方進行證據交換,對保全的設計圖紙進行比對。818組織華東公司和中亞公司進行調解,直到晚上7點半終于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中亞公司確認侵犯了華東公司的技術秘密,承諾停止侵權行為、賠償華東公司經濟損失20萬元,并保證在7年內不生產、銷售雙方約定的特定機型的造紙機械及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