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法院健全“四項機制”維護群眾利益
作者:朱來寬 發布時間:2013-08-21 瀏覽次數:480
近年來,宿遷市宿城區法院始終把“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擺在首要位置,結合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加注重踐行司法為民根本宗旨,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不斷凝聚司法為民“正能量”,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收到良好效果。
綜治有力促民和。該院認真落實好司法為民的各項措施,把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堅持開展“六進”走訪活動。法律進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法律進村居,以案講法,擴大辦案效果;法律進學校,提高對未成年人法制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實效性;法律進鄉鎮,積極配合轄區黨委、政府,對事關穩定的各類糾紛,及時提供司法保障;法律進機關,做好行政協調工作,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法律培訓,提高執法水平;法律進社區,充分發揮社區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的作用,及時協助調處社區簡易民事糾紛,避免矛盾升級。
突出調解化糾紛。該院建立以院部為中心,三個基層人民法庭為常設點的“一點三面”調解機制,強化對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的指導,對各鄉鎮街道司法、治保人員進行集中授課,提高基層組織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使大量矛盾在基層得到化解。對于因城市建設房屋征收及重點工程引發的矛盾糾紛,要求各業務庭室要提前介入,建言獻策,當好領導參謀。同時,積極引導群眾,做好思想疏導和涉法解釋工作,避免矛盾升級,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
優化機制暖民心。該院切實抓好巡回審判、立案信訪、案件查詢等多項便民措施的落實,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立案庭針對工作實際,制定電話立案、預約立案、上門立案、錯時立案等便民措施。對涉及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等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恤金、勞動報酬等案件限期調解或結案。同時,對弱勢群體和經濟困難群眾的司法救助提供優質服務。僅今年以來就為困難群眾緩、減、免訴訟費5.23萬元;發放執行救助資金6.36萬元,切實想群眾所想,解群眾所難。
清理積案護民權。該院積極探索解決執行難有效途徑,提高執行實際到位率,最大限度兌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深入開展清理執行積案活動,通過執行案件摸底排查,因案制宜,本著先易后難,突出重點原則,制定可行方案,強化執行措施,加大執行力度,嚴懲拒執行為,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今年上半年該院對2005年以來生效未執行案件進行一次大清理,并對具備執行條件案件恢復執行,經過開展百日清理執行積案活動共執結1387件,執行標的總金額達19246.03萬元,依法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了司法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