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法院戴南法庭“四項措施”服務不銹鋼小微企業
作者:楊凱 發布時間:2013-06-28 瀏覽次數:538
戴南是聞名全國的“不銹鋼之鄉”,不銹鋼產業撐起了本鎮經濟的“半壁江山”,其中小微企業對經濟和社會穩定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銷售回款遲延、三角債增多等因素影響,戴南不銹鋼小微企業陸續出現流動資金需求量大但資金鏈緊張等問題。自2009年至今年6月,法庭共受理涉不銹鋼債務類糾紛1547件,其中09年受理案件數量分別為186件、222件、265件、548件,今年僅上半年就受理326件,案件呈不斷增多之勢。
構建“庭所共建”,促進糾紛整體化解。積極推進“庭所共建”平臺化運作,有力穩控涉不銹鋼小微企業的群體性糾紛。推進與轄區派出所、司法所聯動,創新矛盾糾紛研判機制,做好化解調處工作,定期指導人民調解制度,提高調解員業務水平,建立信息通報制度,夯實庭所共建基礎,完善涉及人民調解協議案件的審判機制,推進訴調的良性互動。
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全程司法服務。提供訴訟引導、訴訟參與、溝通調解、提示兌付、跟蹤回訪等全程司法服務。建立對涉及不銹鋼小微企業的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結的一條龍服務保障措施,按照法律程序用最短的時間解決爭端,盡力于當天完善立案、保全、出差審批手續,從快從速辦理涉不銹鋼小微企業案件。
梳理“行業特點”,把準糾紛態勢特征。根據地方小微企業集中特點,分別梳理不銹鋼加工、機械制造、鋼材貿易等行業中高發性反復性矛盾糾紛。抽調和組織人員打造對口審理專業團隊,小組化項目化開展工作,庭長徐開勇“一線坐鎮”,把脈重點難點案件,以疑難案件討論會、化解經驗交流會、糾紛態勢評析會等形式,研判糾紛特點、定制化解措施。
開展“法律體檢”,排查消除涉訴風險。大力開展“雙進”活動,通過上門走訪、邀請座談、發送征求意見表等形式,征詢小微企業業主對審判工作的意見和要求。上半年走訪小微企業62戶,為企業提出了23條建議,幫助協調解決問題15個。全面推行建立訴訟風險提示制度,對小微企業在商品生產、流通、交易過程中涉及到的有關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給予指導,提高他們抗御經營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