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泗陽法院始終圍繞“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宗旨,牢固樹立司法為民意識,拓寬民意溝通渠道,進一步完善群眾訴求表達機制,積極探索推出便民、利民新舉措。

 

創新聯絡模式,開通民意溝通網絡平臺。這一舉措是該院加強司法公開、司法聯絡、內外監督的重要創新舉措。干警可通過這一平臺方便與當事人聯系、溝通,通過向當事人及時發送短信通知領取相關法律文書、開庭時間、地點、案件進展等,利于提高送達效率。同時可告知當事人訴訟風險,給婚姻類訴訟當事人發送諸如“一日夫妻百日恩”等“溫馨提示”。該院還通過此平臺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絡,向人大代表以短信形式提出或征求意見,受到代表一致好評。省院院長公丕祥到該院王集法庭調研時,對這一平臺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創新化解模式,開通訴前委托調解案件信息平臺。法官通過此平臺將可以委托調解的案件,根據案件性質委托至相關組織或部門,與受委托單位直接進行溝通、對接,雙方通過此平臺跟蹤案件調解進程及處理情況等。如勞動爭議糾紛委托人社局調解,贍養、離婚等糾紛根據地域委托至鄉鎮(村)調解。受托方及時將調解結果通過平臺反饋至該院,由該院通過不同結果處理,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當事人對案件處理結果的信服力。

 

創新宣傳模式,創辦《法庭之窗》法庭刊物。王集法庭積極創新便民、利民舉措,創辦了《法庭之窗》,是全省首個創辦獨立刊物的法庭,《法庭之窗》的創辦得到了公丕祥院長的稱贊。《法庭之窗》包括法庭工作動態、干警風采、以案說法、法律常識、裁判文書選登及案例分析等版塊,向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群眾免費發送,密切與各方之間的聯系,切實貼近群眾,增強和諧共建和法律宣傳效果,成效顯著。

 

創新審判模式,配備巡回審判車開展巡回審判。巡回審判車內專門配備桌椅、音響等設備。各業務庭利用巡回審判車在全縣各鄉鎮、地方,主要審理貼近群眾、貼近民生的簡易程序案件,能夠便于當地群眾在案件調解階段參與評判,利于推進案結事了。尤其在農忙時節等,將法庭搬至田間地頭,為涉訴農民減輕訴累,節約時間,得到了當事人和群眾的一致認可。

 

創新服務模式,配強配齊法庭人員開展“流動法庭”。 組織法官定期在各鄉鎮()流動審判點開展立案、調解、開庭、接待群眾來訪等工作,及時化解基層群眾中的矛盾糾紛。同時,通過假日法庭、周末法庭,利用節假日為群眾開庭。實行預約開庭,由雙方當事人預約雙方開庭時間、地點等,便利群眾訴訟。同時,為困難訴訟當事人提供上門立案等服務,減輕當事人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