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俊院長指出,法院文化建設不是簡單地搞一些文體娛樂活動或者寫寫畫畫,重要的是加強法院干警的思想精神塑造,核心在于弘揚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那該怎樣弘揚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呢?在這個時候,中央推出“時代先鋒”詹紅荔同志的先進事跡,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鄧小平同志也多次強調:“身教重于言教。”這是對道德模范社會價值的精辟揭示。詹紅荔是新時代的楷模,是法院涌現出的榜樣,通過弘揚詹紅荔精神,以點帶面,對加強法院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弘揚詹紅荔“以人為本、全心為民”的公仆精神,有利于加強法院文化司法理念建設。

 

詹紅荔常說,少年犯罪案件牽動著的不是一個家庭,而是幾代人甚至一個社會群體。身為少年庭法官,永遠要在細節上比別人多想一點,在審理中多走一步,在法庭外多做一些。她的確是一位真正的 “愛心法官”。她堅持把司法溫暖送到人民群眾心坎,并總結出了一套傳承愛心、關心他人、回饋社會、情鑄和諧的“愛心接力”幫教工作法,越來越多的組織和群眾在她的示范下主動投入幫教工作。9年里,她成功幫助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70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唱響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大愛”之歌。她這種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實做到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司法領域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法院的建設發展,為法院干警前進路上點亮了一盞明燈。

 

“為民”是人民法院必須始終堅持的司法宗旨,以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髓和靈魂,它全面系統、深刻科學地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規律性,反映和規定著社會主義法治的性質功能、宗旨使命、目標方向、價值取向和實現途徑、根本保證等重大問題,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也必須指引著法院文化建設的方向,決定著法院文化建設的內容。詹紅荔同志這種盡心竭力地挽救和幫扶失足少年的行為,這種“以人為本、全心為民”的公仆精神,集中體現了人民法官對理想信念始終不渝,對黨的事業永不懈怠,對人民群眾充滿感情,用全部生命和心血踐行入黨誓言,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踐行公正司法、為民司法的堅強決心,弘揚詹紅荔公仆精神,有利于加強法院文化司法理念建設。

 

二、弘揚詹紅荔“勇于開拓、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有利于加強法院文化思維方式建設。

 

詹紅荔常說,少年審判很特殊,懲罰不是目的,關鍵是要引導這些孩子真誠悔過、重塑人性、走向新生。9年來,她秉持這些理念,在長期實踐中總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少年審判規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三個不開庭”,指的是對案件關鍵問題沒有梳理清楚的,不開庭;對被告人成長背景沒有調查清楚的,不開庭;被告人對犯罪危害沒有足夠認識的,不開庭。“三個不輕易”,指的是被告人沒有真誠悔過的,不輕易下判;被害方沒有得到精神撫慰,達不成和解的,不輕易下判;可以判非監禁刑,但沒有落實幫教措施的,不輕易下判。“三個不松手”,指的是入監后延伸幫教不到位的,不松手;回歸社會的問題沒有妥善解決的,不松手;發出的司法建議沒有落實的,不松手。

 

詹紅荔同志這種立足于實踐,探索、創新,既對具體個案作出依法裁判,又始終著眼于“案結事了人和、化訟少訟無訟”,延伸拓展法院、法官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手段途徑,真正走出符合審判規律、順應民情民意、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工作新路,推動法院工作在服務科學發展中實現自身的科學發展。然而談到法院文化建設,目前形式上還是開會培訓、紅色旅游、書畫展、攝影展、有獎征文、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等傳統活動,辦事結構也只有讀書會、文化協會等“半官方組織”,文化活動僅限于自言自語、自娛自樂、自產自銷、自迷自醉。更讓人警惕的是,有些法官還過多研究中國文化中的陰謀、權術、詭計當成“東方智慧”和“制勝良策”,將精力用于法院內部官位與名利的角逐,對法院文化漠不關心,不但阻斷了法院文化新陳代謝的自然選擇過程,還產生了誤導作用,惡化了法院文化的生態環境,缺少了創新。詹紅荔的精神就是一股新鮮的血液,讓法院文化煥發了生機。她的精神告訴我們干警要做誠實的創業者,法院文化建設者應是膽于擔當的勇士,既不能屈服職稱壓力、輿論壓力、官位壓力,也不能屈服于辛苦、寂寞、誤解、嫉妒和圍攻;既要要有化解冷落、弊病、隱憂的勇氣,還要有奮發進取、創先爭優的創新能力。

 

三、弘揚詹紅荔“清正廉潔、健康向上”的高尚精神,有利于加強法院文化價值取向建設。

 

詹紅荔說:“‘案結’只是個逗號,‘事了’也僅是個分號,‘人和’才是一個完美的句號。”為了這“完美的句號”, 她不僅付出了時間、精力、還付出了全部的愛心,今年年初,把近兩年來獲得的各種獎金全部拿了出來,建立了“失足少年救助基金”,力求為無家可歸、沒有收入來源的少年求學、返鄉提供幫助。她這種大愛無私,健康向上的精神,更好詮釋了法院文化的價值取向。

 

法院文化建設要緊緊抓住廉潔勤政這個關鍵環節,不斷打造廉政平臺、營造廉政文化,形成育廉、養廉、崇廉、敬廉、尊廉、護廉的文化氛圍,實現“德化于自身,德化于本質,德化于社會”,促進廉潔司法。法院文化建設就要為培育法官的健康人格服務,當代法官的品行、等級、力量、眼界、氣度、心態等人格因素,就代表了法院建設文化的未來,也左右著法院的未來,弘揚詹紅荔“清正廉潔、健康向上”的高尚精神,有利于“碳匯”降碳,驅除法院文化建設中出現的不清潔“空氣”,她的正氣,就是一股強有力的引力,引領法院干警走向完美的明天。

 

總之,弘揚詹紅荔精神,加強示范引導,讓干警學有榜樣、趕有目標、見賢思齊,有利于在法院樹立起鮮明正確的司法理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營造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社會風尚,有利于加強法院文化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