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華:努力推動法院工作實現科學發展
作者:朱建華 發布時間:2013-06-07 瀏覽次數:888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精髓。在全面建設“平安高新區”、“法治高新區”的新形勢下,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醫藥高新區法院,應當樹立辯證思維方法,努力提高統籌協調能力,堅持在統籌中處理矛盾,在兼顧中把握平衡,在協調中促進發展,使法院各項工作都能夠健康、有序、優質、高效推進,真正做到讓上級放心、讓群眾滿意、讓社會認可,為建成“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中國醫藥城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統籌做好服務醫藥產業發展,堅持為大局服務政治方向。主動融入黨工委的各項中心工作,運用司法舉措切實增強醫藥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服務和保障中國醫藥城建設。深入醫藥產業園區、濱江工業園區開展調研,重點調研企業、科研機構知識產權現狀、司法需求等,出臺《關于加強醫藥產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全面推進醫藥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設立駐醫藥園區知識產權司法服務站,建立宣傳、調研、預防、保護、打擊五項機制,與醫藥行政管理機關、醫藥企業及醫藥行業協會共同研究解決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各類難題。實行掛鉤重點醫藥企業制度,結合市中院“三百工程”開展,要求院、庭長與重點醫藥企業、重點項目結對掛鉤,助推轉型升級。申報設立知識產權案件合議庭。充分利用最高法院醫藥產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調研基地優勢,積極向上級法院申請,爭取獲得知識產權“三審合一”管轄權。建立健全依法服務大局長效機制,切實轉變不適應形勢的司法理念、工作方法和辦案習慣,不斷提高依法服務大局的實效。
(二)統籌做好審判執行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認真貫徹“公正司法,一心為民”指導方針和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依法、公正、高效、文明地審理好每一起案件。全面加強審判執行工作,將提升執法辦案水平、確保司法公正作為樹立司法權威、提高法院創新創優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實行項目化管理模式,以審判工作為中心將全年工作目標任務量化為40個具體項目,明確項目要求、完成時限、責任領導和責任部門。堅持院領導帶頭辦案,作為新組建的法院,我院只有30名干警,審判輔助人員嚴重缺乏,面對案多人少的矛盾,我院堅持一崗多責、一人多崗原則,將有審判職稱的非一線辦案人員全部歸口辦理民事案件,明確院領導、庭長、綜合部門有審判職稱人員辦案數量。堅持循環辦案,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相對固定專人審理,民事案件以民庭審理為主,刑庭、執行局參與,民庭法官與其他庭局法官結對指導的辦案模式。
(三)統籌做好陽光司法工作,全力提升司法公信力。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緊緊圍繞“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的目標,全面推進陽光審判,把公開作為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的主要手段,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贏公信。設立“專職訴訟事務員”崗位,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專職事務員,并在法院外網設立虛擬事務員,探索建立“公開+服務”的司法公開模式,為當事人提供全過程、一站式、無差別的訴訟服務。建立判前釋明制度,對每一起擬判決案件均進行判前釋明,視不同案件分別實施承辦人、庭長、分管院長三級釋明,增強判決的認同度。推進“法官—大學生村官1+1工程”建設,吸收大學生村官擔任司法協理員和審判輔助人員,參與法院司法活動。聘請司法公開監督員,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調干部、企業代表、基層群眾中選聘10名司法公開監督員,對法院工作進行常態化監督,促進司法公正。
(四)統籌做好制度創新工作,增強法院科學發展動力。加強司法前瞻性分析,研究新問題,拿出新舉措。一是不斷豐富司法工作指導思想的新內涵。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目前的法治環境下,法院工作要有新的思路。我院堅持立足審判職能依法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民生就是服務大局;圍繞黨工委中心工作,做好審判工作就是服務大局。二是不斷豐富化解矛盾糾紛的新思路。積極構建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和諧司法,強力推進“無行政訴訟區”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在黨委領導下,以法院為主體、多方參與的矛盾糾紛組織機制和運行機制,實現及時、妥善化解紛爭的目標。三是不斷豐富審判方式上的創新舉措。繼續推行民商事簡易案件速裁機制,簡化庭審環節,優化庭審過程,降低當事人訴累。建立集中財產保全機制,在執行局設立財產保全組,打破過去財產保全案件由各審判業務庭辦理的模式,并出臺《財產保全流程規定》,明確將將財產保全工作歸口到對凍結銀行存款,查封、扣押財產更為專業的執行局實施,為快速審結案件和債權人權利的盡快實現的執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統籌做好隊伍建設工作,確保公正高效司法。充分認識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以崗位練兵為重點,組織開展“辦案標兵、調解標兵、服務標兵”評比活動,開設“法官講壇”,大力開展“辦案競賽”、“書記員技能比武”等活動,切實提高法官的駕馭庭審能力、司法調解和協調能力、裁判文書制作能力和理論調研能力。切實開展“法律六進”活動,認真落實市政法委“一掛三聯”要求,組織法官深入基層了解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提高做群眾思想工作能力、調解能力、宣傳引導能力。扎實推進“青藍工程”建設,以“傳幫帶”等方式廣泛開展法官教法官活動,全面提升法官隊伍整體素質。大力推進廉政建設,通過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工作目標分解責任書,確保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到實處;嚴格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始終做到警鐘長鳴,確保司法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