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法院“五項舉措”力促民事審判出質效
作者:王杰 發布時間:2013-05-30 瀏覽次數:460
近年來,該院轄區非法資金問題爆發,大量民間借貸糾紛涌入法院,婚姻家庭、合同類、房地產群體性糾紛等其他民事案件也呈現數量多,標的大趨勢。 2013年1-5月,該院民事審判庭新收案件2941件,涉案標的達2.82億元。為進一步有效提升民事法官的司法裁判能力,確保司法的公正和高效,該院采取多項舉措,著力提升審判質效。今年1-5月民事案件結收案比為87.03%,同比上升5.25%。
實施專業化審判。針對民事糾紛高發以及案件審理難度增大的問題,該院成立民間借貸、交通事故賠償、勞動爭議、建設工程案件等四個專業合議庭,按照一名審判長、二至三名(見習)助理審判員、一名書記員的人員配置模式組成各專業合議庭,專門負責某一類案件審理,統一裁判尺度,提升審判質效。今年1-4月,一審民事案件上訴被發改率為0.23%,同比下降0.11%,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7.1%。
建立訴調對接專業化平臺。專設交通事故法庭進駐該縣交警大隊,安排交通事故審判合議庭定點辦公,現場進行事故認定書講解,法律釋明,訴訟引導和立案審查工作,并統一審理全縣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件。今年以來已受理案件416件;成立勞動爭議巡回法庭,強化與工會、人社局的溝通協調,先后訴前合力處理勞動爭議283起。
改革創新訴前化解機制。為積極應對房地產群體性糾紛,創新建立約談開發商工作機制,今年以來,已訴外化解房地產糾紛50余件;為進一步發揮司法協理員制度優勢,提升司法協理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出臺《司法協理員考核獎勵辦法》,將司法協理機制延伸到送達、執行等審執各個環節。
突出強化法官司法能力培養。成立年輕干警業務學校,將干警編入審判執行班與綜合班,每周堅持學習。建立青年干警導師制度,聘任中院、省院22名法官為年輕干警導師。與蘇州大學聯合開辦干警業務能力提高培訓班,由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安排精品課程,干警分批次前往蘇州大學進行為期一周的“全日制”封閉式學習。完善初任法官和見習法官培養機制。明確指導老師,強化跟蹤指導。組織評查青年法官裁判文書,開展庭審考核活動,組織青年法官觀摩庭審。
深化司法為民工作。改造訴訟服務大廳,為當事人訴訟提供便利條件。關注弱勢群體,加大農民工勞動報酬追索力度,追償勞動報酬263萬余元。開展司法救助,依法減、免訴訟費50余萬元。開展巡回審判756場次,以案說法,宣傳誠信、守法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