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法院司法創新招招實在
作者:祁若冰 發布時間:2013-05-28 瀏覽次數:452
2012年底,揚州中院被省高院評為“審判績效先進集體”,被揚州市委、市政府嘉獎為“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核先進單位”“工作創新創優獎”。今年初,揚州中院提出了圍繞“審執質效再創佳績、科學發展力爭一流”的目標,多措并舉、真抓實干。
“三評查”確保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是提升司法公信力與司法權威的基石。司法公正就是要求我們樹立案件審判質量意識,就是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揚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蔣惠琴一再告誡廣大干警。
繼去年中院在全國法院開展的庭審評查與裁判文書評查的“兩評查”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上,今年中院積極探索、開拓創新,提出了開展“庭審評查”“裁判文書評查”與“案件服判息訴評查”的“三評查”活動,通過“把內部評查與開門迎查有機結合、把問題排查與整改提高有機結合、把評查活動與業務競賽有機結合”,著力將具體個案的庭審、文書制作與案件質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力求打造一流的案件質量 。
今年一季度,中院累計開展庭審評查78件次,裁判文書評查168份,案件服判息訴率達93%。
“相約周五”推進司法公開
今年,中院進一步擴大了司法公開的范圍,通過網絡庭審直播、裁判文書上網和典型案例播報等形式,著重加強與民意溝通,拓展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工作的渠道,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開展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為建立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長效溝通聯絡機制,創立了“相約周五”制度,即將每周五作為法院對外開放日,向社會開放。每周五下午,將下周開庭的案件在法院網頁上公示。制作“一周開庭案件表”,向當地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呈送,邀請他們旁聽案件庭審。庭審后與代表委員交流溝通,悉心了解他們的關切,并就代表、委員們提出的建議、意見進行認證、研習,予以回復。
2012年,中院先后接待代表委員來訪167人次、邀請代表委員視察法院413人次、走訪征求代表委員意見380人次、邀請代表委員旁聽庭審299人次。
“揚州中院積極延伸司法職能,真誠聽取來自社會各界的聲音,利用‘相約周五’的平臺,主動接受代表、委員監督,很好地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贏得了代表、委員對法院工作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認同,提高了司法公信力,也有利于樹立司法權威。”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揚州玉器大師高毅進說。
“一站五員” 化解矛盾糾紛
如何有效應對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增多與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一直困擾著司法理論界與實務界。2012年,揚州中院申報的“一站五員”工作機制,榮獲了揚州市委、市政府 “工作創新創優獎”,并在全省法院系統引起重大關注。
今年伊始,寶應287個行政村、儀征147個行政村落實了以“司法服務站”為中樞,“巡回審判員”為核心,統領“司法協理員、法制宣傳員、執行聯絡員、特邀調解員”的“一站五員”工作機制。司法服務站承擔著巡回審判、訴訟指導、糾紛調解、信訪接待、法律培訓、法制宣傳、訴調對接、和諧共建、創建無訟社區的責任。
今年一季度,全市基層法院有近20%的矛盾糾紛在這一機制下得以圓滿解決。“自從有了司法服務站,我們的村民不出遠門、不進城就把矛盾在村子里解決了,”寶應縣氾水鎮勝利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李春蘭說:“說實在的,有了矛盾糾紛,動輒鬧上法庭,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在司法服務站解決問題,老百姓不用花訴訟費,還有利于當事雙方重歸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