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法院“圓桌審判”走進關愛基地
作者:張崢莉 盧鳳 發布時間:2013-05-22 瀏覽次數:546
“我想謝謝張法官、蔣老師對我的幫助,我今后一定好好改造……”,近日,在江陰市東發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以下簡稱東發關愛基地)的圓桌法庭內,來自安徽的17歲少年王凱(化名)在最后陳述階段這么說道。
由于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王凱從小在安徽老家隨外祖父(母)生活。初中輟學后,王凱來到江陰某理發店當學徒。2013年3月18日,王凱因為瑣事與劉某發生矛盾,持水果刀將劉某刺成輕傷。后王凱被安排在東發關愛基地取保候審。
在基地生活的兩個月里,王凱和其他5名涉罪外來未成年人跟著輔導老師蔣士范,接受心理疏導、補充文化知識和學習法律常識,也跟著蔣老師一起參加江陰市各中學舉辦的同齡人的活動,還通過日記和信件的方式跟老師、家人和法官們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同時,王凱等6人還跟著東發關愛基地食堂的師傅學習做菜的手藝,生活過的十分充實。
為淡化王凱在庭審時的恐慌、煩躁情緒,讓他盡可能放輕松,江陰法院把“圓桌審判”設在了他的管護地——東發關愛基地。“這是我院首次將庭審搬進關愛基地”,江陰法院少年庭張迅寒庭長說道。
沒有高高的審判臺,沒有冰冷的手銬,主審法官、公訴人、辯護人、王凱及其法定代理人,都被安排坐在一張圓桌旁,這場特殊的庭審更像是一場談心會。
在這樣的環境中,王凱詳細交代了犯罪經過,也表明自己已認識到錯誤,想爭取寬大處理,重新做人的愿望。最終,法官判決王凱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拘役5個月,緩刑7個月。
據悉,自2008年7月,江陰法院與檢察、公安、司法局、關工委等機關攜手,在全國首創未成年人關愛教育基地,江陰市目前已有6家成熟的基地,對“無固定居所、無穩定經濟來源、無成年親友監護”的涉罪外來未成年人,80%以上都在這6家關愛基地接受管護。
“‘圓桌審判’設在關愛基地將成為一種常態”,張迅寒說道:“這種庭審模式是我們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體系的一個序曲,從案件偵查階段開始,到公訴、審判,再到社區矯正,我市公、檢、法、司將無縫對接,為涉罪外來未成年人提供平等、全方位的保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