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邗江法院召開專門會議,認真總結參與社區矯正經驗,謀劃借助社會力量,搭建社區矯正新平臺,以不斷促進轄區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 

 

重新理順工作思路。從改變人們的觀念入手,積極開展社區矯正宣傳工作,深入社區宣講法律規定,更新群眾對“罪犯”、“蹲監獄”及“坐牢”固有的傳統看法,使廣大群眾認識到社區矯正是一種促使罪犯回歸社會、拯救人性的特殊策略,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提高矯正人員教育改造質量,防止重新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推行案前調查措施。規定被告人系揚州市的刑案審理前,承辦法官必須到被告人的住所地或工作單位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了解被告人的性格特點、成長經歷、生活環境和家庭情況,探究其犯罪根源,收集案內外信息,確保判決更加客觀、公正,適用緩刑更加準確、切合實際,為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區矯治提供基礎資料。 

 

構建聯動共教機制。密切與相關部門配合,構建司法、社區、家庭、工作單位“四位一體”的矯正共教體系。以社區為中心,定期安排有經驗的法官深入社區協助矯正組織共同對緩刑人員實行幫助、教育和監管;以家庭幫教為重點,及時與被矯正人員的親友溝通,要求其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社區共同做好監管矯正工作。 

 

積極開展判后回訪。要求相關案件判決后,除組織矯正人員參加公益性勞動、法制培訓和庭審觀摩外,還要不定期地深入其家中、所在地派出所和社區矯正組織中,了解被矯正人員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幫教,督促其主動參加社區矯正,對表現好的予以鼓勵,發現不良苗頭的,及時與矯正人員及其家人談心,共同采取新的幫教措施,避免其重新犯罪。 

 

建立檔案跟蹤制度。對每個被納入社區矯正的犯罪人員建立個人檔案,詳細記載其家庭狀況、聯系方式、刑期及矯正情況。并以此為基點,定期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開展教育監督活動;定期總結審判實踐,及時將不同時期犯罪呈現的趨勢、特點、原因及預防工作的建議反饋給相關部門,從源頭預防犯罪,減少矯正人員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