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邳州法院依法不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被告人李某系剛下學不久的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經了解被告人李某平時是個老實聽話的孩子,沒想到一時沖動竟偷盜了他人的一輛電動自行車,聽說要被判刑,心理極度恐慌。為此,該院主動邀請了該市廣播電臺節目主持人、心理咨詢師王璐參與庭前、庭中和庭后的心理疏導,及時減輕了被告人李某的心理壓力,較好地保證了庭審的實際效果。

 

據介紹,讓心理咨詢師上庭為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心理“療傷”,是該院始終堅持的創新舉措。由于未成年被告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抗壓能力較少。當他們面對莊嚴的法庭、嚴肅的法官時,心理壓力較大,不利于案件的正常審理,也不利于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健康。為此,該院在邀請心理咨詢師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心理疏導時,還專門訂制了圓桌法庭,安排女法官來審理未成年被告人案件,從形式上減少未成年被告人對法庭的恐懼感,以便使未成年被告人更好地配合案件審理,實現案件審理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雙贏”。

 

今年以來,該院先后邀請3名心理咨詢師11次走上法庭,為17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了心理疏導,取得明顯成效,服判息訴率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