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征法院馬集法庭創新思路推進矛盾化解
作者:曹勝 發布時間:2013-05-13 瀏覽次數:470
儀征法院馬集法庭在扎實開展“庭所共建”工作中,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推進涉訴矛盾化解,取得明顯成效。
多位點立體式的共建工作實現參與的廣泛性。該庭的“庭所共建”由院部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鄉鎮行部門、村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組織部門的參與,甚至得到了金融機構、婦女權益保護組織、重點聯絡企業等組織的支持和配合。“庭所共建”工作已經超越該制度設計之初,即法庭與派出所之間的狹義共建,拓展為多元化的共建平臺。領導部門對共建單位的統籌指導、共建單位之間的合作互利、共建部門領導之間的溝通協調、共建人員之間的業務合作等多層次多位點的組成了立體網絡。該網絡了實現了進入訴訟程序的案件全面覆蓋。最近該院開展的“法官與村官共建活動”,更是將共建工作的觸角深入基層一線,并且促進了大學生村官在社會管理和社會矛盾化解等經驗積累和成熟。
梳理類型化矛盾糾紛實現制度化參與穩定性。該庭在共建中,針對不同類型的矛盾糾紛類型以及涉及相關共建單位,構建聯絡的定向化、制度的固定化,如:派出所處理治安案件、人身傷害,有法庭和派出所聯合進行民事調解,并促進行政處罰方案令當事人滿意;對于無保險的道交案件,法庭與交警隊聯手共同參與調解;對于婚姻家庭案件中涉暴,女方遭受男方家庭暴力,或者男方與女方父母之間的暴力等情況,共建工作通過對村委會的走訪以及派出所的相關出警處理的,有利于充分掌握婚姻背景,促進矛盾的化解和調解,強化對婦女、兒童弱勢群體的保護。
群體性、重大、敏感糾紛重點參與。轄區政府的重大項目建設,轄區企業的欠薪糾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等,此類型矛盾時間跨度長、涉及人數眾多,法律關系復雜,涉及多個行政單位或部門,社會敏感度較高。今年,該庭在大儀鎮黨委政法委的牽頭下,通過會同派出所、司法所、國土所、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等部門通力協作,成功化解了一起曾上訪至省國土資源廳的涉及17農戶60多名村民75畝土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庭所共建的外延延伸和對接,充分發揮了法庭的司法能力、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突破的法庭受糾紛或者訴局限在,真正實現了修復社會關系和民事關系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