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陽法院法庭規范化管理實現“四化”
作者:李前康 朱秀芹 發布時間:2013-05-08 瀏覽次數:503
泗陽法院新袁法庭以制度化、精細化、信息化、人文化為抓手,堅持規范法庭管理,規范辦案程序,確保司法公正,被省高院表彰為全省首批“規范化管理示范法庭”。
規范管理制度化。新袁法庭始終把制度建設放在重要位置,重點完善《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規定》、《案件質量監督評查工作實施辦法》等制度。今年以來,法庭向轄區黨委政府、派出所、企業等廣泛征求意見,召開座談會 6 次、走訪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 50 余人次。通過自查、群眾評議等方式,排查出有關審判管理、庭務管理、隊伍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及時整改,保證制度在執行中不走樣,不變樣。
規范辦案精細化。天下事必作于細,法庭不斷樹立“細微審查”意識,細心對證據進行審查判斷,快辦案、辦好案,積極打造精品案件,對當事人訴求及抗辯認真考量,充分貫徹平等保護原則,實現司法公平公正。抓住法官形象的細微處加以約束,尤其在庭審、著裝、接待言行等法官工作的的日常環節上多提高。2012 年以來,法庭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 11.31 天,無一發改,無一信訪案件。
規范流程信息化。法庭在訴訟大廳設立了電子顯示屏,對來庭等候的當事人循環播放法制類典型案例,向當事人宣講法律,促進案件調解。引導式觸摸屏,對外發布立案受理程序、常見民事案件應提交的證據材料、訴訟風險提示等,指導訴訟,服務當事人。同時還設置了當事人留言簿板塊,當事人在法官未在庭時可以留言反映問題,搭起法院與人民群眾之間聯系互動的紐帶。
規范布局人文化。精心構造法庭物質載體,彰顯法庭文化底蘊,在法庭新建的審判綜合樓中,設置法庭文化長廊,使每位法官提高對職業的認同感和使命感,激發工作熱情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建立體育活動場所、黨員活動室等,增添文體活動設施,舉辦特色文體活動,豐富干警業余生活,拓展干警的生活空間。創建法庭史料室和展覽館,使干警了解法庭走過的風雨歷程,增強對法庭的認同感和歸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