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法院開辟“十分鐘調檔流水線”
作者:閆靜 吉純 發布時間:2013-05-06 瀏覽次數:494
“28年前的檔案,你們幾分鐘就找到了,真不簡單,太感謝你們了!”2013年5月3日,李皙在江蘇省海安縣法院異常激動地說道。1985年,李皙父母經海安法院調解離異,調解書查明的事實部分確認婚生女為“李皙”。由于當時的486電腦字庫中沒有“皙”字,制作調解書時用“晰”字代替了“皙”,此后一直未做更改。不久前,因房屋拆遷安置涉及家庭實際人口補償時,發現了姓名差異,急需到法院調檔核實情況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海安縣法院檔案室人員通過電腦程序調檔,不到十分鐘即為李皙出具了證明材料,還原了李皙的真實姓名。這是海安縣法院開辟“十分鐘調檔流水線”以來的一起成功事例。
近年來,針對當事人調檔次數增多,檔案利用頻繁,庫房卷宗繁多,檔案人員數量有限的現狀,海安法院通過“四化”建設,不斷優化調檔服務,實現了“十分鐘調檔流水線”操作。
檔案人員專業化,檔案室配置3名工作人員,全部取得檔案從業資格證,其中1人為全日制檔案本科專業畢業生;定期組織檔案人員到檔案管理先進單位觀摩學習,邀請檔案局同志進行最新業務知識輔導,促進檔案管理人員不斷獲取新的檔案管理知識和經驗。歸檔管理數字化,委托專業掃描公司,對訴訟卷宗進行掃描或縮微,實現全文(圖)檢索和數據自動備份,方便檔案管理、查閱。審批渠道多元化,為杜絕當事人白跑一趟現象的發生,改變以往立案庭庭長單一審批制,庭長接待站、辦公室負責人均有審批權,片區法官也可對本轄區內當事人的調檔申請作出初步審核。服務形式人性化,在法院大廳配備引導員,對前來查檔人員進行引導服務;公布調檔熱線,實行電話預約服務,接到當事人電話,提前調取相關材料;外地當事人、外出執行人員需要調檔時提供延時服務,將調檔時限延伸到工作時間以外,節假日概不例外。
據悉,2012年以來,海安法院檔案室調檔6985件,其中98%以上十分鐘內調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