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微公益”激發學子心
作者:卜巧瑩 發布時間:2013-04-17 瀏覽次數:423
正在漣水某中學苦讀的高三學生昊文手捧1000元的愛心信封,留著眼淚激動地說:“法官叔叔那么關心我,支持我,我一定要爭口氣,考上名牌大學!”
筆者認真地打量起了這位17歲的男生,身體瘦弱,明顯屬于營養不良,很難想象每天只吃袋裝方便面的昊文,生活是多么的艱辛,而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他即將走上高考和人生的戰場。
事情還得從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法院執行一起案件說起。
執行法官孫炳成在辦理一起因交通肇事案引起的索賠糾紛時,因肇事者趙某下落不明,6萬多元的執行款沒有下落,經多渠道了解被執行人趙某已經逃至福建謀生,案件執行陷入僵局。
昊文的父親因車禍癱瘓在床,家里的頂梁柱倒下了,致使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務農的母親和那微薄的種糧種菜收入難以肩負養家的重擔,17歲的昊文只能靠每天兩袋方便面,晚自習時加一根火腿腸,度過最艱苦高三學習生涯。
孫法官了解到小昊文的學習生活艱難后,立刻向執行局局長夏海軍匯報,聽完匯報后,夏局長眼含熱淚,當即決定申請啟用專項執行救助基金,并下達命令:“火速申請,嚴格督辦!給孩子送上我們法院的心意和溫暖!”
孫法官隨即打報告給淮陰區政府愛心基金和政法委司法救助小組,申請救助。
獲得支持后,夏局長和孫法官聯系了昊文的班主任,在沒有打擾他晚自習的情況下,為他送來了愛心救助的信封,于是就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執行救助后,孫法官正在想方設法積極追索執行款,還昊文的父親一個公道,還這個家庭一份應得的補償,還法律一個公平正義。
微公益雖小,釋放的能量卻不小,點滴之間見微知著,淮陰區法院執行局類似的惠民之舉從不間斷,在“愛心法院”這個宏大主題下,譜寫了一曲曲溫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