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審執信息公開平臺。與電信、移動公司合作構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快速傳遞審判和執行信息,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提升司法行為透明度。制定《干警公務手機使用暫行規定》,硬性要求立案、審判、執行等各環節的承辦人公布公務手機號碼,方便當事人及時了解案件進展情況。

 

構建新傳媒民意溝通平臺。加大網絡軟硬件建設力度,開通泗洪縣人民法院官網,及時更新審務信息,擴大信息覆蓋面。開通官方微博,注重普法便民,加強與網友互動,拓寬民意表達渠道。利用泗洪風情網及中國泗洪網的法院網絡問政版塊,定崗定時做好法律釋明和問題處理工作。

 

構建“陽光執行”工程。建設陽光執行大廳,實現執行局獨立掛牌,實行執行人員柜臺式辦公。在當地電視臺上公開執行承諾,公布執行員公務號碼,張貼執行公告,借助信息平臺與當事人建立溝通并接受監督,確保執行權在陽光下運行。

 

深化文書上網工作。制定《關于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實施細則(試行)》,細化文書上網范圍、規范及審批程序。將文書上網其納入崗位目標考核,明確了庭長、承辦人、書記員責任分工,構建了三位一體文書上網責任機制,審管辦充分發揮指導和督促作用并定期考核。

 

深化“三同步”與代表旁聽工作。行政科著力保障科技法庭硬件建設,確保案件庭審三同步全覆蓋。深入開展千名代表聽百案活動,定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檢察院民行科等參加庭審旁聽,提高司法透明度,提升案件審判質量。

 

深化司法宣傳工作。運用當地報紙、網絡、電視等媒體,強化信息宣傳以公開促公信。及時向黨委、政府報送民事審判年度報告、刑事審判年度報告、行政審批白皮書、涉訴矛盾糾紛季度分析和月報告,爭取各方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開展法院開放日活動,開門納諫,主動接受各方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