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集中開展“剖析反面典型案例,強化廉政風險防控”主題教育,這是南京中院黨組針對節日易發病而開展的專題教育活動。

  在社會轉型期,司法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經受著各種權力和利益的誘惑與考驗。“只有警鐘常鳴,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才能有效防止司法不公不廉行為的發生。”南京中級法院院長胡道才說。今年2月,南京中院紀檢監察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表彰。

  文化前行  營造以廉為榮的氛圍

  不久前,一本散發油墨清香的南京法院2012《傳媒視線》送到法官和人大代表手中,這本以傳媒的視野記錄南京法院司法工作的小冊子,其中有一大半收錄了全市法院干警公正司法、廉潔司法的先進事跡。編輯下發這樣的小冊子,南京中院已堅持多年。這些年,南京中院還先后編輯下發《弦歌若水——金陵法官警言廉文集萃》、《金陵法官風采錄》等,這些深受干警歡迎的小冊子,聚集著廉政文化的“人氣”。

  “鏟除司法不廉的土壤和條件,需要文化前行,營造‘以廉為榮’的社會氛圍,使‘廉’成為一種文化和全體法官的信念。”胡道才說。鑒于此,南京法院精心打造崇廉尚潔的文化氛圍。

  記者看到,南京各法院在圖書資料室都開辟廉政文化圖書專欄,在局域網都建有廉政影苑影視欄目,在法官活動室都設立廉政文化長廊等。全市法院開展的以讀書思廉、專題議廉、詩歌頌廉、筆墨書廉、景觀傳廉、說唱話廉、以物載廉的廉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不間斷。不久前,南京法院開展的集中上一次黨課、觀看一部警示教育片,旁聽一次職務犯罪庭審,召開一次專題民主生活會,撰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組織一次廉政專題討論交流的“六個一”活動,使大家感受到了廉政文化的十足魅力。全市法院先后有8個基層法院被評為市、區級廉政文化示范點。

  他們把廉文化建設與審判工作相融合,變軟指標為硬任務,讓廉文化催生公正司法的正能量。南京中院規定,初任法官上崗培訓,法官職務晉升培訓、法官業務培訓等第一課必須是廉政守紀課;廉政守紀作為科學發展觀考核的重要內容列入考核。2010年以來,南京中院以創建“廉潔司法示范庭”活動為載體,將廉政建設的要求和任務落實到創建活動中,全市廣泛掀起“爭創”潮,司法處處盛開“廉潔花”。先后有12個法庭被省、市確定為“廉潔司法示范庭”,其中,江寧法院湯山法庭的創建經驗被全省推廣。

  作風跟進  注入清廉司法的動力

  好作風出凝聚力、出戰斗力、出號召力、出執行力,是完成審判工作任務的保證。這是南京中院黨組“一班人”的共識。

  風氣正不正,群眾心中有桿秤。

  去年初,南京中院向全市律師、法律工作者和部分群眾發放調查表,開展法官“作風勤廉”的民意調查。歷時近兩個月的調查,他們征求到意見和建議40多條,梳理出群眾不滿意和不太滿意的問題近20個。中院結合全市群眾對法院行風評議的情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開展作風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從解決存在的具體問題入手,抓問責任制的落實,著力解決政令不暢、精神不振、紀律不嚴、工作不實、創新不足、司法不廉、與群眾感情不深等方面的問題。他們將整頓的成果制度化,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法院作風建設的意見,通過定規范、拿標準、常對照,確保作風建設堅持不懈。

  作風建設既要抓好突出的問題,更加強化監督,抓好習慣養成。

  “保全裁定未及時送達;查封公司的財產后,未按規定要求補辦書面保全手續。上述問題反映出案件承辦人工作不夠細致,對程序性問題重視不夠……”這是市中院對某個區法院審理商事案件中對案外人財產保全不當而發出的第一份監察通報。被通報的法院領導和法官都驚出了一身汗。通過《監察通報》的形式,將查辦的違紀違法案件的表現形式、存在的問題、引發的教訓等向全市法院進行通報,是南京中院強化監督的一種方式。去年,他們共編發《監察通報》9期。除此之外,他們還通過設立投訴電話、媒體監督、利用電子監察、群眾監督評議、專門檢查和明察暗訪等手段,警鐘長鳴,推進作風建設各項規定的落實。

  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南京中院黨組以此為契機和動力,積極響應,迅速制定出臺了關于切實改進審判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并狠抓落實。春節上班后的第二天,又專門召開全市法院黨風廉政建設暨作風建設大會,對審判作風建設進行再認識、再動員、再部署,與各基層法院院長、中院各部門負責人簽定廉政作風建設責任獎,將落實中央、省、市有關規定的情況列入黨風廉政責任制檢查、列入班子民主生活會、列入領導干部考核。全市法院干警改作風見行動,悄然變化帶來驚喜不斷。記者了解到,全市法院院長會變過去二天為半天,各條線的會議能壓縮的盡量壓縮,能合并的盡量合并,會議“穿鞋戴帽”的套話少了,“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理念在全市“生根開花”。市中院推出的審判九公開,受到群眾歡迎,其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開展“邀請十萬群眾進法院”活動的實施意見》被南京市委批轉到全市執行。

  問題緊盯  強化重點環節的防控

  2011年9月18日,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受南京中院委托向社會發布了第一份司法拍賣公告,位于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商務區的兩套辦公用房將于10月9日由拍賣公司在該中心公開拍賣。

  司法拍賣引入第三方參與,實行“陽光拍賣”,確保拍賣的公平性、信息的公開性和拍賣的規范性。這是南京中院加強對易發問題“地帶”管控而采取的一項改革措施。之后,他們加強與市紀委等有關部門聯系,不斷完善改革辦法。2012年,全市法院共委托拍賣案件270件,標的評估總價24.1億元,成交113件,成交率41.8%,司法拍賣的公開、公平、公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規范法官與律師的相互關系以及監督制約是社會公眾關注的重點。南京中院調研后出臺九項規定,從建立完善“告知當事人書”隨案發放制度、近親屬從事相關行業報告登記、信息公開、審判崗位回避、特殊情形事后報告登記、律師違規信息披露等筑起隔離防火墻,規范法官與律師、中介機構人員的行為。最高法院關于法官任職回避的規定出臺后,南京法院嚴格落實規定,在干部招錄、干部調配、干部選任、競爭上崗、輪崗交流等環節實行任職回避,共有49名審判部門領導和101名審判人員進行了易崗回避交流,29名審判執行崗位的法官做到了一方退出。

  他們緊盯的重點還包括案件的執行、委托、評估、鑒定,以及經費的使用、干部的選任用等,構筑一條制約權力的防線。

  寓查辦于預防中,以查辦促進預防工作的落實。他們以信訪舉報為渠道,認真梳理違紀違法線索,依法嚴肅查處。一方面,以信訪通報形式在全市法院開展“一讀三查一報”活動,即:一讀,認真解讀紀檢監察信訪通報,及時掌握信訪投訴動態;三查,對照信訪通報查司法行為是否規范;查審判作風是否嚴謹;查廉政守紀是否遵守;一報,對信訪通報中指出的問題,所涉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及時上報紀檢監察部門,強化教育預防,使防控的措施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對查實涉及到的人員依法依紀不留情面嚴肅處理,同時,按照中院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狀,充分應用紀律、組織、教育等手段,按照“失管必究、失教必究、失察必究”的規定,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