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管坐堂辦案,對在司法實踐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有針對性地提煉出來,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主動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淮安市清浦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新陽如是說。

  2012年,該院向機關、企事業單位發出涉及民生的司法建議達36條,回復采用率100%,向黨委政府報送8篇關注民生細節的調研報告,通過一系列舉措確保條條建議落地“生根”。

  瞄準目標--扶貧款發放管理

  “扶貧款是老百姓的就命錢,而發放管理不規范就像個'沙漏',漏掉的不僅是扶貧款,更是黨和政府的溫暖,我們法院就是要'多管閑事'”。

  2012年最后一天,清浦區法院針對扶貧款發放管理的司法建議,趕在春節前扶貧工作開始之前,直達區委書記。

  今年10月,該院受理了一起貪污、職務侵占案,被告人宗某芳原系區清江街道辦的社區主任,其在協助幫扶單位對困難戶發放扶貧款過程中截留17200元,致使46人次未能領到善款;還以虛報扶貧款項的形式向上級主管部門冒領費用11萬余元,入居委會小金庫,近7萬元被其中飽私囊。法院在審理中發現,扶貧款被截留是由于幫扶行為存在交叉、幫扶環節脫鏈分離等原因,也與行政主管部門對扶貧款發放主體及發放流程缺乏監督檢查有關。考慮到當前正是扶貧活動集中時期,為防止類似案件再次發生,遂發出了這份司法建議。

  直擊靶心 法院建議政府部門開展專項檢查,走訪困難戶,調查歷年來扶貧款物發放情況,發現違規的,立即移送司法機關。還要制定便于操作的規范制度,使發放和監管有章可循,禁止幫扶單位怠于履行職責,在未能與困難戶見面的情況下讓基層組織代發或代領。還建議強化主管監督,加強對困難戶的名單上報、核實及扶貧款物的發放環節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

  落地生根 區委書記周青當即批示:“法院的司法建議很好,對加強扶貧款發放管理從司法工作角度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各鄉鎮及有關單位進一步規范管理,把這項民生實事辦實辦好。”2013年1月,掀起了全區'無縫隙'發放扶貧款專項整改熱潮。

  瞄準目標--侵犯未成年少女、女童的犯罪行為

  “我們的司法建議已不再局限于一案一議,而是著眼于在某一時期或某類案件中發現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提出”類案建議“、”行業建議“等多類型司法建議。”

  該院少年庭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在審理刑事案件時,我們發現侵犯未成年少女、女童的案件時有發生。” 令人吃驚的是,僅2010、2011年該院審理的強奸案,77%的受害人是未成年少女和女童。而這些案件均發生在農村,受害人年齡較小,沒有性防衛能力和意識,受到侵害以后,沒有及時告訴親人或學校,給受害人本人及家人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直擊靶心 該院在全面研判近兩年侵犯未成年少女、女童案件的情況下,向區委政法委報送《關于請求嚴厲打擊侵犯未成年少女、女童行為的報告》,區委政法委印發《關于開展性侵害未成年少女、女童案件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在全區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從嚴打擊此類犯罪行為。

  落地生根 該份報告得到區委政法委的高度重視,通過印發文件,協調公檢法機關開展共同依法從重從快打擊此類犯罪行為,專項整治為期半年,整治效果顯著。2012年以來,該院審理的強奸案中,只有一件涉及未成年少女及女童。鑒于效果明顯,該司法建議被評為全省優秀司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