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把先進文化理念融入法院建設,不斷增強文化的滲透力和感染力,以精神文化促法魂凝練,以行為文化促素質提升,以制度文化促監督完善,以物態文化促氛圍營造,呈現文化強院的發展態勢。建院六年來,審判人員人均辦案一直保持全省第一,先后受到省級以上表彰30余次,干警沒有發生違法違紀行為。

一、法文化與社會融合,提升公信力

堅持群眾觀點,有效提升法律權威和司法公信力,形成開放、包容的法文化特色,影響和推動社會法治建設。

(一)取信于民。開展“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等多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司法走進群眾”研討會,舉辦“群眾大講堂”,向社會征集建議等,使“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動態服務。開展和諧共建,實行法官結對,構建調解網絡,參與社會風險評估;加強巡回審判,送法“七進”,“三解三促”工作;多舉措服務小微企業,舉辦鎮江新區首屆法企文化節,凸顯“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

(三)開門司法。舉行新聞發布會、聽證會,公布黨務政務信息;公開庭審信息,落實陪審制度,提高當庭宣判率;堅持開展“法院開放日”,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旁聽庭審,不斷增強司法公信力,樹立司法權威。

二、法文化與干警融合,增強凝聚力

借助文化對干警理想信念、價值追求的潛移默化作用,傾力打造品行端正、作風優良、公正廉潔的法官隊伍。

(一)提煉法院精神。凝煉“博學尚法、勤能奮進、明察善決、鏡鑒己行”十六字院訓,置于醒目位置, 確立法官素質、行為、能力和廉潔規范,激勵干警尚法崇德、律己奮進。開設“心語長廊”,注重對法官的心理疏導。

(二)樹立典型引路。塑造體現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以先進模范展現法官隊伍風采,以業務標兵帶動審判質效提高,以廉潔自律榜樣促進廉政建設。在法文化的熏陶下,法官司法能力得到提升,人均結案數連續五年列全省第一。

(三)強化人文管理。把先進的文化理念融入管理中,突出以人為本,先后制定、修改100多項制度,推進干警創先爭優。強化反腐倡廉工作,實行“分類管理、跟蹤督查”,每月對信訪投訴進行“分色”通報。

三、法文化與科技融合,擴大影響力

利用科技手段,在法院與公眾之間搭建“連心橋”,使公眾體會為民司法的理念,增強社會對法院的認同感。

(一)信息公開及時化。通過大型電子顯示屏,及時發布大事要事概覽、政策法規解讀、訴訟服務指南、文化建設重點和庭審信息等法院動態,讓社會公眾更加直觀地了解法律、了解法院、了解法官。

(二)審務公開數字化。推行案件數字化掃描歸檔,將裁判文書、審執辦案流程、聽證信息等公布于網上,方便當事人訴訟,擴大當事人知情權。適時開展庭審網絡直播,提高審務工作透明度,增強便民感受。

(三)是教育宣傳常態化。發揮電子化教育手段的優勢,分層次、高頻率、多元化開展法官業務培訓、典型案例分析、思想作風建設等宣傳教育活動,激發干警自我警醒、自我提高、自我超越。    

四、法文化與藝術融合,彰顯感染力

打造“三位一體”的“鏡園”法文化中心,以文化的形式宣傳法律,以藝術的方式弘揚法治。

(一)建筑藝術熏陶人。將庭院打造成向社會開放的法文化公園,將審判區域打造成向當事人開放的法律文化園地,將法官通道及辦公區域打造成廉政文化走廊,著眼打造親和法院、營造親民法庭、培育親切法官。

(二)文體藝術感染人。成立攝影、書畫、乒乓球等各種興趣小組,舉辦演講、書畫、登山等文體競賽50余次活動,舉辦“激情六月、紅歌飛揚”活動,開展野外拓展運動,激發干警努力工作、創先爭優的工作熱情。

(三)行為藝術規范人。認真落實《法官行為規范》,帶著真情、真意、真感情做群眾工作,從立案、送達、庭審、調解和信訪等各個環節嚴守審判工作的要求,自覺做到審慎履職、舉止端莊、語言文明、行為規范。

我院將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積極探索文化建設新經驗,創新新形式,豐富新內涵,為我院創建一流干警隊伍、打造一流審判業績提供精神動力和人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