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法院“五項機制”讓當事人勝敗皆服
作者:張小百 發布時間:2013-03-12 瀏覽次數:427
如東法院在民商事審判工作中創新機制,延伸職能,使當事人在每一件案件辦理全程中贏得明明白白,輸得心服口服。今年以來該院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8.89%,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訴前提示風險正心態。立案時加強訴訟指導、風險提示及相關法律釋明工作,對涉及財產清算、企業破產的財產類案件,及時提醒其執行不能的風險,避免了部分案件因當事人訴訟期望值過高引起上訴或纏訪。
訴中強化釋法重調查。庭審進程中,適時適當公開法官的法律觀點和事實心證,對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確實難以舉證,且影響案件裁判的主要事實,及時依職權予以調查,最大程度還原客觀事實。
全程貫穿調解講效果。向當事人闡明調解解決糾紛對權利實現的好處,把調解工作貫穿到案件審理的全過程,引導當事人自愿地選擇調解、和解的方式解決糾紛,確保案件辦理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裁判規范文書樹公信。強化法律文書的辨析說理,進一步地提高文書質量,提高當事人對裁判結果的理解和可接受性。促進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的樹立。
判后答疑解惑化心結。完善案后跟蹤機制,認真做好判后答疑工作,消除當事人因對判決不理解而引發的不滿情緒,使當事人心悅誠服地接受裁判,全面做好終結糾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