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無情人有愛 失足少年新學期重返校園
作者:王文睿 發布時間:2013-03-01 瀏覽次數:509
2月26日新學期伊始,徐州某職業技術學校報名處外迎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魏杰明(化名),幫他拎著行李送他到校的是法官、檢察官和警官。小魏在校園里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稱自己雖然沒了親生爹娘,但卻成了一個名符其實的“法二代”。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了解到這個失足少年漫漫返校路——
魏杰明住在在遠離城區的農村,家里種著幾畝地,父親農閑的時候在周圍的村子做木匠,一家人勤儉過活,而這個普通農戶卻在魏杰明出生時遭遇了不幸。十七年前,魏杰明的母親即將臨盆,被家人送入了附近的衛生院,在生產時大出血,勉強誕下魏杰明后生命垂危。醫院立即采取了搶救措施,雖然挽救了她的生命,但因為輸入了不潔血源,她感染上了艾滋病毒。
在母親患病的幾年后,魏杰明的父親因為承受不住打擊而精神崩潰,被醫院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病情時好時壞。小魏杰明和他的姐姐靠政府補貼和親戚接濟生活,姐弟倆雖然生活艱苦但勤奮努力,上學后成績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幾年后,魏杰明的父母先后病故,姐弟倆成了孤兒,跟著本村的伯父生活。2009年,姐姐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外地一所大學,沒有了姐姐的陪伴,魏杰明變得更加孤單,一心撲在學習上,兩年后小魏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當地的高中。但魏杰明的生命軌跡卻從此發生了改變。
小魏就讀的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入學不久他就發現周圍的同學有意無意的和他保持著距離,一些學生甚至不愿意和他在同一間宿舍居住,慢慢的流言蜚語也傳到了他的耳中——同學們因為他的母親患有艾滋病而歧視著他。
當地的女鎮長是最早資助魏杰明的好心人之一,她在回憶道小魏的變化仍覺得痛心不已:“魏杰明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小孩特別老實,但也很聰明,聽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反映,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在全校前十名,這對一個孤兒來說是很不容易的。我當時就覺得孩子的身世特別可憐,和我的小孩年齡差不多,于是就想資助孩子上學。除了政府的民政補貼之外,我個人出錢交給他們的村委會,以村委會的名義按月發錢給魏杰明,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怕小孩心里有負擔,應該說這一段時間在經濟方面魏杰明是沒有什么后顧之憂的。”
“但是自從他上了高中之后,村里干部就反映說,魏杰明每次從村委會拿了錢之后就跑去網吧玩游戲,有時候整夜都待在網吧。現在想想,也許我們對這些孩子的關愛是有誤區的,認為給孩子錢,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書讀就是關愛了、就是送溫暖了,而事實上他們更缺少的可能是心里上的疏導和必要的家庭教育。”
在高一結束以后,小魏便不再去學校上課了,學校也曾找到他了解情況,魏杰明給學校的答復是,“沒有錢交學費”。從此之后,魏杰明流連于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他說,有時候回到家里空空蕩蕩的,感覺很寂寞很孤單,反而在網吧里對著電腦屏幕,周圍有很多人,更讓人覺得安心。
輟學后魏杰明曾去投奔在外地上學的姐姐,希望能在當地打工,但是由于他年紀小又沒有什么一技之長,找到的工作薪水微薄,一番輾轉后,小魏又回到了徐州,在市區一家小飯店打工。
在打工期間,魏杰明遇到了大他四歲的陳某。陳某住在小魏家臨近的村莊,曾因搶劫罪被判處過有期徒刑,遇到小魏時剛剛刑滿釋放。面對這個小老鄉,陳某表現出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常常給小魏介紹“混社會”的經驗,吹噓哥們義氣、朋友感情,并時常帶著小魏吃喝玩樂,小魏對這個同鄉的“大哥”充滿了好感。
2012年8月,小魏找到陳某稱自己的錢花光了,陳某當即表示要帶著小魏上街“弄錢”。當小魏得知所謂的“弄錢”就是攔路搶劫時有些錯愕,但憑著對“大哥”的信任,還是跟著陳某在午夜走上了街頭。兩人在路上伺機作案,在一名女青年路過時,陳某突然勒住女子的脖子將其按到在地并拳打腳踢,面對陳某突如其來的暴力,魏杰明顯得不知所措,害怕的躲在一旁,混亂間接過了陳某搶下的包,并從中翻出一部手機,隨后和陳某一起逃離了現場。不到半個月后,陳某落入法網,在公安機關的訊問中主動供出了同伙魏杰明,小魏隨即被抓獲歸案。
檢察院審查案件后指控魏杰明犯搶劫罪,向銅山法院提起公訴,并根據具體案情向法院提出了判處緩刑的量刑建議。“通過庭審查明的案情和行政司法部門提供的情況報告來看,控辯雙方都建議法院對小魏從輕處理,”案件的承辦法官劉翠穎介紹說,“但是對搶劫案件的被告人判處緩刑在我院還是首例,所以我們對案件的處理非常慎重,經過了合議庭和審委會的多次討論。”在庭審中,法院認定小魏作案時為未成年人,系從犯、初犯,當庭自愿認罪等減輕和從輕處罰的情節,最終于2012年底判處魏杰明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
在銅山法院對少年緩刑犯的回訪幫教中,法官向魏杰明提出可以幫助他在法院的幫教互助企業安排工作,但沒想到卻遭到了小魏的拒絕,小魏向法官提出了自己的愿望:“我想上學”。
“我們也曾送過緩刑少年返校讀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效果并不好,”銅山法院少年庭庭長胡徐梅介紹說,“一方面孩子的求學欲望不強,另一方面學校對孩子的種種議論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因為有這方面的疑慮,我們首先找辦理小魏案件的檢察官、警官了解相關情況。”公檢法三方的交流后,認為小魏平時一貫表現良好,因為家庭殘缺,教育缺失,自身的自制力較差而走上犯罪道路,如果他能繼續安心求學,不僅能加強對小魏的約束管理,還有利于他自身改造,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走向社會。
協調辦理小魏入學問題時,在教育部門遇到了困難,教育局有關部門對這樣一個曾經犯罪的孩子是否還有繼續在校教育的必要心存疑慮。銅山檢察院檢察員張紅介紹了當時的情況:“我們第一次去教育部門協調時教育局表示了擔憂,擔心這樣一個失足少年會把消極的情緒帶到校園,影響周圍的同學。我們介紹了魏杰明相關的情況,同時提出可以讓小魏和教育部門見個面,請教育局和孩子經過交流后再做決定。”第二天,法官檢察官陪著魏杰明再次來到了教育局,接受了“面試”。
交談中,小魏的誠懇和執著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一位參加交談的教育局領導在接受采訪時說:“魏杰明的確是個好孩子,作為教育者,我們有信心也有責任把他培養好、教育好,讓他從一個危害過社會的人變成一個貢獻社會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參與未成年緩刑幫教是教育部門擔負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從小魏的事情著手,教育部門正在籌備將失足少年的返校問題進行規范化和制度化,目前準備出臺的制度程序包括司法部門、社區矯正部門的推薦,教育部門的面試,失足少年和學校的雙向選擇等內容。
不久后魏杰明被遠離老家的一所國家重點職業技術學校接收,并重新辦理了學籍。同時小魏學習生活的相關費用問題也得以解決:司法局向小魏提供了每月200元的司法救助,民政部門按照相關規定為他辦理了孤兒補助直至小魏完成學業,學校免去了他的學費、減免住宿費,并幫助其申請國家助學金,曾經捐助過小魏的女鎮長也表示,只要小魏回校上課,將繼續向他提供幫助。
小魏到校報到后,學校校長和小魏進行交流,為他提供職業規劃咨詢。一開始,小魏表示想要進入該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習,但聽完校長對各個專業教學內容及就業前景的介紹后,小魏選擇了機械數控專業。之后,學校還為小魏專門指定了專門的生活輔導員,由專人幫助他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在法官、檢察官的建議下,學校為小魏建立了專用賬戶,用于存入各項補助和捐贈,讓小魏在學校的監管下專款專用。
送小魏到校報到的法官、檢察官和警官與該校的校長深入交流了小魏隱私保護的問題,說明了在新刑訴法實施以后的相關法律規范和政策導向,校長表示,小魏的前科及家庭狀況僅限于校長、分管學生事務的副校長、負責小魏的生活輔導員三人知曉,并教育引導小魏對自己的隱私予以保護,避免發生影響孩子自尊心的事情發生。
在安頓好魏杰明后,銅山法院法官胡徐梅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她坦言:“魏杰明的復學充分說明了未成年人犯罪矯正問題是涉及多部門的系統工程,只要個部門形成合力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但目前仍缺少制度規范。我們希望未成年人矯正對象重返校園不再是特事特辦,應當各部門的職責有機統一,建立有效機制,讓未成年人犯的矯正之路在制度的引導下變得不再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