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泰州訊:信心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為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各種影響,江蘇省靖江法院將轉變理念,調整思路,創新“四項機制”,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建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機制。深入研究經濟環境變化引發的新情況新問題,采取多種方式,主動深入各鄉鎮、園區和企業,及時了解社會各個層面的司法需求,認真排查梳理企業經營風險,建立涉及經濟環境變化案件的臺賬制度、大要案報告制度。構建社會矛盾預警網絡和重大事件應急預案,全力化解社會矛盾。

建立社會專項調研機制。深入研究經濟形勢變化所引發的新類型案件、疑難復雜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審判中發現的影響社會穩定、影響和諧發展的帶有全局性、普遍性的社會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找出解決對策,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預防和解決相關問題的司法建議,避免矛盾激化和沖突升級。今年,靖江法院已初步確定了影響發展、涉及民生等方面的10項調研課題,并已分解到各個業務部門。如對當前普遍反映強烈、人大代表關注的民間高利貸問題,在審判階段如何有效甄別、控制問題顯得十分緊迫。下階段,我們將抓緊組織實施,確保調研質量,促進成果轉化。

建立化解社會矛盾的聯動機制。始終把法院工作置身于地方工作大局,確立一盤棋思想,凡事關大局的重大審判執行工作,均及時向市委、人大、政府和相關部門匯報、溝通,主動爭取關心支持。對在審理和執行中需要相關部門共同解決的共性問題,將通過召開聯席會、座談會、研討會等方式共同探討,以達成共識。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增強處理矛盾的社會合力,在設立交通審判庭的基礎上,加強與工會、勞動局、衛生局、工商局等部門的對接,嘗試建立有關方面的專業化審判。在總結園區法庭和新橋鎮聯手建立首家訴調對接工作站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分別在其他三個人民法庭轄區的重點鄉鎮建立設立訴調對接工作站,提高訴調對接工作站在全市的覆蓋面。大力推行“百案進村組”的巡回審判活動,由全院各庭選擇100個典型案件進村審理,擴大審判效果。

建立民意溝通工作機制。去年,靖江法院開全國法院之先河,建立了重大案件判前溝通制度,與靖江報社、中國靖江網協作,在《靖江日報》和網站同步開設“請你斷案”欄目,將正在審理的涉及民生、社會關注的熱點案件向社會公布,由網民、讀者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采用網上跟貼或電子郵件方式,對案件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靖江法院將繼續拓寬民意溝通渠道,從案件立案開始,就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同時,建立民意的收集、研判機制,在司法活動中主動回應民意、吸納民意,確保真正的民意進入審判結果,不斷提高司法審判的社會認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