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又是家庭的核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家庭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追求民主、平等、和諧的婚姻家庭關系已成為絕大多數(shù)家庭的共識。另一方面,家庭矛盾增多、離婚率居高不下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一、當前離婚案件出現(xiàn)的新特點

1、傳統(tǒng)道德觀念受到沖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家庭在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受到了不少西方觀念的沖擊,非法同居、試婚、包二奶、未婚先孕、找情人等現(xiàn)象已時有所聞。因婚外戀導致的家庭糾紛日益增多。  

2、家庭暴力有增無減。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一些大男子主義、重男輕女等思想仍在作崇,他們認為毆打自己的妻子是自家的事,別人無權干涉也不犯法。再加上目前社會總體道德水平呈下降趨勢,一些人受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對家庭不負責任,至使第三者插足和“情人現(xiàn)象”日益增多,賭博、酗酒、吸毒等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這些原因使家庭暴力越過以住文化層次較低的人群,擴展到社會各階層中,而且?guī)в袕娏业臄硨π院凸粜浴?SPAN lang=EN-US>

3、夫妻關系日趨個性化。目前“性格不合”是居首位的離婚理由,這是現(xiàn)代社會尊重人的個體價值,人的個性得到張揚的反映。然而在家庭生活中過分強調個性,必然影響家庭關系的和諧。但許多家庭對此缺乏認識,結婚后仍過分強調個性,經常抱怨對方不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卻很少考慮如何去適應對方和彼此適應,忽略了夫妻感情的培養(yǎng)和交流,致使雙方出現(xiàn)觀念和情感的落差,最終導致感情的破裂。

4、當事人雙方多選擇“調解”方式解除婚姻關系。這從一個側面也顯現(xiàn)出了現(xiàn)代男女面對婚姻家庭糾紛時越來越理智的態(tài)度。

5、借離婚逃避共同債務現(xiàn)象愈演愈烈。近年來,因離婚后清償共同債務出現(xiàn)的糾紛越來越多,這也是處理離婚案件以及在執(zhí)行案件中經常遇到并且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有的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大量借債投資,一旦投資失敗就協(xié)議離婚,將家庭有價值的一部分乃至全部財產協(xié)議歸一方所有,另一方承擔債務,從而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6、訴請精神損害賠償?shù)陌讣∽C難。新婚姻法頒布實施以來,無過錯方訴請法院判令有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過錯行為的一方賠償損失的離婚件增多。不少當事人也提出因對方與婚外異性同居而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但因舉證不能而未獲法院支持,使得身心受到實際損害的無過錯方的一些請求難以得到支持,這不僅使無過錯方尤其是女方受到的損害得不到國家司法救濟,而且使過錯方的違法犯罪行為也沒有受到應有的處罰,此種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深深地困擾著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公正審理。

二、當前離婚案件增多的原因

近年來離婚案件增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的因素,也有現(xiàn)實的因素,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個人的原因。綜合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給婚姻的穩(wěn)定性帶來一定程度的沖擊。在市場經濟制度下,市場主體的競爭越來越大,不少家庭成員面臨著分流、下崗以及快節(jié)奏、高效能、高風險職業(yè)帶來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不少夫妻本來懷著美好的向往進入婚姻,但由于不善于化解社會壓力和家庭矛盾,致使本該有希望挽救的婚姻一步一步走向滅亡。市場經濟對當代婚姻家庭關系的沖擊還表現(xiàn)在利益驅動迫使現(xiàn)代人的婚戀觀、價值觀受到影響,以能否賺到大錢作為擇偶標準、以賺錢多少決定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為了金錢不惜作為第三者破壞他人家庭、有了錢就尋找刺激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

2、女性綜合素質整體偏低。女性的整體素質較以前盡管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從總體情況來看,女性的素質仍不盡如人意。不少女性在外與男性一樣在職場上拼搏,但回到家里卻生活在傳統(tǒng)封建思想的陰影下而不能自拔。有的女性在家庭矛盾沖突中往往走向極端。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女性法制觀念淡薄,明知婚姻法已不再保護事實婚姻,仍愿意與其他男人以夫妻名義同居;或明知做第三者不合法,仍與有婦之夫同居。還有不少女性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社會監(jiān)控不力。家庭暴力的發(fā)展,往往有其產生--積累--爆發(fā)的過程,如果能在出現(xiàn)之初或發(fā)展之時,由有關組織出面給予必要的疏導、教育和制止,往往能有效避免不良后果的發(fā)生。婚姻法對此盡管作出了規(guī)定,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公安派出所、村(居)委會對家庭糾紛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怕麻煩,不愿管“家務事”,致使矛盾一步步激化。另外,《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條款原則性較強,不便操作。比如,民法中不再承認事實婚姻,而刑法對重婚罪的界定可以包括事實婚姻,家庭暴力程度的認定無據(jù)可依。  

三、審理離婚案件的對策

1、提高對婚姻家庭調解的認識。調解工作體現(xiàn)了互諒互讓、以和為貴的文化傳統(tǒng),也體現(xiàn)了當事人意思自治這一現(xiàn)代法制的基本原則。為了有效減少家庭矛盾的發(fā)生,提高廣大家庭的婚姻生活質量,必須加大調解力度。家庭矛盾的隱私性使“清官難斷家務事”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信條,日常生活中,一些調解部門遇到一些家庭糾紛,也往往采取不作褒貶,息事寧人的中立態(tài)度,甚至以“這是家庭內部矛盾,我們無權干涉”為由,不作調解或推諉給其它部門。而婚姻家庭糾紛,一般都有種種感情糾葛,它“剪不斷,理還亂”,有的甚至經年累月,深藏久蓄,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調解,一朝發(fā)泄,往往使得夫妻反目成仇,相煎甚急,走上非理智的選擇,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

2、進一步加大新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宣傳力度。人民法院特別是基層法庭可以利用公開審判、巡回開庭的大好時機,以案說法,就地普法,大力宣傳新婚姻法和民事訴訟證據(jù)規(guī)則以及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為當事人及旁聽群眾解疑釋惑,促使當事人增強法律意識,特別是要使人們了解未辦結婚登記和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另外,要在立案和審理等訴訟環(huán)節(jié)積極主動指導當事人舉證,使當事人在增強意識的同時,學會證據(jù)的收集和保存,增強舉證的合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依法舉證的能力,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實現(xiàn)無過錯方訴請損害賠償?shù)目煽啃院蛯嵭浴?SPAN lang=EN-US>

3、堅持共同債務共同清償?shù)脑瓌t。法院對于離婚案件審理的主要是“能否離婚”,而非“怎樣償還債務”,當然,對已經查明的共同債務及雙方已經協(xié)議一致的應當一并處理。夫妻債務清償遵循的原則是共同債務以共同財產清償,個人債務以個人財產償還。雙方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應由雙方協(xié)議清償,協(xié)議不成時,法院應判決雙方對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

4、健全調解機制。一是要健全協(xié)調機制。婚姻家庭糾紛具有廣泛性、復雜性、群體性等特點,單靠一個部門,孤掌難鳴,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必要建立有關部門相互配合的“大調解”工作機制,對疑難和重點糾紛進行聯(lián)合調解,不斷提高調解的效果。二是完善處罰制度。由于目前的法律在現(xiàn)實執(zhí)行中有一定的難度,使婚外情、家庭暴力等不僅沒有得到有效制止,反而愈來愈嚴重,要認真貫徹“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原則,嚴厲譴責第三者插足、姘居和家庭暴力等不道德行為,這樣才能凈化社會空氣,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家庭朝著穩(wěn)定、健康、和諧的方向發(fā)展。